一、产业链结构分析
相控阵雷达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
-
上游
- 核心组件与材料:包括T/R芯片、射频前端(MMIC)、高频PCB板、模拟/数字波束形成芯片、电源模块及结构件等。
- 关键企业:铖昌科技(T/R芯片)、臻镭科技(射频前端)、国博电子(T/R组件)、盛路通信(天线技术)等。
- 现状:T/R芯片是相控阵雷达的核心,国内铖昌科技为少数能量产第二代相控阵芯片的企业;高频PCB板仍依赖进口,国产替代逐步推进。
-
中游
- 模块及微系统:包括T/R组件、天线阵列、信号处理模块等。
- 代表厂商:雷电微力(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微系统)、国博电子(T/R组件)、霍莱沃(校准与测量系统)等。
- 技术趋势:数字相控阵雷达(DBF技术)成为发展方向,兼具多功能和高抗干扰能力。
-
下游
二、核心概念股梳理
1. 上游芯片及元器件企业
- 铖昌科技(001270):国内唯一能量产第二代相控阵T/R芯片的民营企业,覆盖卫星、机载等高端场景。
- 臻镭科技(688270):专注射频前端芯片,应用于弹载、机载雷达。
- 电科芯片(600877):波束赋型芯片量产,适配卫星通信相控阵天线。
2. 中游组件及微系统厂商
- 国博电子(688375):国内最大有源相控阵T/R组件供应商,产品定型型号多。
- 雷电微力(301050):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微系统龙头,切入精确制导领域。
- 霍莱沃(688682):相控阵雷达校准技术领先,布局隐身测量市场。
3. 下游整机及场景应用企业
- 国睿科技(600562):具备相控阵雷达整机能力,拓展5G通信与智能交通。
- 硕贝德(300322):卫通相控阵天线、毫米波雷达天线技术成熟。
- 天和防务(300397):布局低空安防雷达,覆盖军民融合场景。
三、市场空间及发展趋势
-
市场规模
- 全球相控阵雷达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95.6亿美元,中国军用雷达市场年增速超15%。
- 有源相控阵雷达占比持续提升,2025年国内军用市场份额有望突破50%。
-
技术驱动
- 数字相控阵崛起:SPY-6等数字雷达推动分辨率与抗干扰能力升级,适配L4级自动驾驶及卫星互联网。
- 军民融合:低轨卫星通信、车路协同等民用场景加速商业化,拉动高频PCB、T/R组件需求。
-
竞争格局
- 国际巨头(洛克希德·马丁、雷声公司)主导高端市场,国内军工集团(中电科14所、38所)占据军用整机核心地位。
- 民企聚焦细分领域:铖昌科技(芯片)、雷电微力(微系统)等通过差异化技术突围。
四、风险提示
- 技术壁垒:T/R芯片设计、数字波束形成算法等依赖进口技术,国产替代周期较长。
- 研发投入:相控阵雷达研发成本高,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压力。
- 国际竞争:欧美对华技术封锁可能影响高端元器件供应链稳定性。
(注:以上分析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