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成立与背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9 年 7 月 1 日,总部位于北京,前身为 1956 年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位列央企名录第 2 位,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排头兵,也是世界 500 强企业(2022 年排名第 322 位)。

 

行业地位

 

  • 技术主导: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掌握运载火箭、卫星、载人飞船等宇航产品及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发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 国家战略支撑:承担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是唯一拥有自主可控通信卫星资源的运营商。
  • 创新实力: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荣誉,拥有 15 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科研人员超 17 万。

二、核心业务布局

 

1. 宇航产品

 

  • 运载火箭:长征系列火箭完成超 500 次发射,具备近地轨道(25 吨)、地球同步轨道(14 吨)等多轨道能力,新一代火箭(如长征五号)大幅提升入轨精度。
  • 航天器研制:涵盖通信、导航、遥感、深空探测等领域,交付 500 余颗卫星,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嫦娥探月工程、天问火星探测均由其主导。

 

2. 导弹武器系统

 

  • 研制战略、战术导弹及无人系统,覆盖防空、反舰、精确打击等领域,支撑国防现代化建设。

 

3.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

 

  • 卫星应用:提供遥感监测、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服务,数据广泛用于环保、应急救灾等领域。
  • 高端装备:开发特种装备、节能环保设备及先进材料,拓展新能源、智能制造市场。
  • 电子信息:布局智慧产业,推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技术落地。

 

4. 航天服务业

 

  • 开展卫星运营、国际发射服务、航天金融投资及软件信息服务,是全球宇航商业服务的重要参与者。

三、重大成就与里程碑

 

  • 载人航天:完成神舟系列飞船、空间站建设任务,实现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和 “太空之家” 全面建成。
  • 北斗导航:主导北斗系统 “三步走” 战略,2020 年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 深空探测:嫦娥五号实现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完成火星环绕探测,未来计划开展小行星探测等任务。
  • 商业航天:推动火箭商业化发射,拓展国际市场,长征系列火箭国际订单持续增长。

四、战略方向与挑战

 

1. 未来战略

 

  • 技术突破:研发重型运载火箭、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探索空间在轨服务与维护技术。
  • 产业升级:深化卫星应用与数字经济融合,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领域。
  • 国际合作:参与全球航天治理,推动 “一带一路” 航天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2. 面临挑战

 

  • 技术竞争:国际航天强国加速技术迭代,需保持创新优势。
  • 商业化转型:平衡国家任务与市场需求,提升民用航天产业竞争力。
  • 人才与成本:高端人才需求激增,需优化资源配置以应对研发成本压力。

五、总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作为国家航天事业的核心力量,不仅推动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重大科技突破,还通过技术转化赋能国民经济发展。未来,其在航天强国建设、全球航天治理及商业航天领域的角色将持续深化,为人类探索宇宙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其下属企业的分类整理:

一、境内外上市公司(15 家)


  1. A 股上市公司
    • 中国卫星(600118.SH):卫星研制与应用。
    • 航天机电(600151.SH):光伏产业与航天技术应用。
    • 航天动力(600343.SH):液体火箭发动机及特种装备。
    • 航天电子(600879.SH):航天电子设备与物联网技术。
    • 乐凯胶片(600135.SH):影像材料与信息化学品。
    • 中国卫通(601698.SH):卫星通信运营。
    • 航天工程(603698.SH):航天技术应用与工程服务。
    • 航天彩虹(002389.SZ):无人机及新材料。
    • 航天软件(688562.SH):工业软件与数字化解决方案。
    • 航天智装(300455.SZ,原康拓红外):智能装备与物联网。
    • 航天智造(688965.SH,原乐凯新材):电子信息材料与智能制造。
    • 中天火箭(003009.SZ):固体火箭及炭 / 炭复合材料。
  2. 港股上市公司

二、专业公司(10 家)


  1. 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卫星通信与广播服务。
  2. 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航天产业投资与资本运作。
  3.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影像材料与信息化学品研发。
  4.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商业发射与航天技术出口。
  5. 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卫星遥感与地理信息服务。
  6. 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集团内部金融服务。
  7. 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工业软件与信息化解决方案。
  8. 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前沿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9. 中国航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与投资。
  10. 其他直属单位:涵盖技术研究院、资产运营等。

三、科研生产联合体(8 大研究院)


  1.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研制。
  2.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四院):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发。
  3.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卫星与空间站研制。
  4.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六院):液体火箭发动机与推进系统。
  5.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七院):航天装备与高端制造。
  6.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八院):运载火箭、卫星及导弹武器系统。
  7. 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九院):航天电子设备与传感器。
  8.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十一院):空气动力学研究与试验。

四、其他直属单位


  •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前沿技术创新与产业孵化。
  • 深圳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商业卫星研制与应用。
  •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空天飞行器与临近空间技术研发。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

乾行致远,匡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