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雷达概念股及产业链分析报告

一、核心逻辑
毫米波雷达凭借全天候、测速准、成本可控优势,在智能驾驶及泛物联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产业链具备高成长确定性。


二、细分赛道龙头标的

上游芯片(技术壁垒最高)​

  1. 英飞凌(外企龙头)​​:全球车规级雷达芯片市占率超40%,77GHz方案主导者。
  2. 加特兰微电子(国产替代先锋)​​:量产国内首颗77GHz CMOS雷达芯片,切入比亚迪、蔚来供应链。
  3. 矽杰微电子​:24GHz雷达芯片已实现年出货超千万颗,成本优势显著。

中游模组/方案商(产能为王)​

公司 核心优势 客户覆盖 技术进展
德赛西威 域控制器+雷达融合方案 小鹏、理想、长城 5R1V方案量产
经纬恒润 4D成像雷达量产能力 哪吒、广汽 角分辨率提升至0.5°
华域汽车 特斯拉Model 3/Y雷达供应商 上汽系、特斯拉 年产能突破500万颗

下游应用(场景扩展提速)​

  1. 智能驾驶​:蔚来ET7(搭载5颗毫米波雷达)、小鹏G9(最高配12颗)
  2. 智慧交通​:金溢科技路侧感知雷达(覆盖ETC+车路协同)
  3. 工业监测​:雷科防务(煤矿、油库安全监测系统)

三、需求驱动要素

  1. 政策强推力​:工信部《汽车雷达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开放76-79GHz频段
  2. L2渗透率飙升​:2025年中国智能驾驶渗透率预计突破50%(高工智能汽车数据)
  3. 4D成像雷达落地​:分辨率媲美低线束激光雷达(如大陆集团ARS540探测距离302米)

四、重点标的估值锚(动态PE)​

公司 2024E PE 增速预期(2024) 毫米波业务占比
德赛西威 42x 35% ~30%
经纬恒润 58x 60% ~45%
华域汽车 12x 15% ~8%

​:国产化进程推动PE分层,高研发投入公司享有溢价。


五、风险预警

⚠️ ​技术迭代风险​:4D雷达可能导致传统3D雷达厂商毛利率下滑(Bosch已宣布淘汰中距雷达)
⚠️ ​价格战隐忧​:国产24GHz芯片单价已跌破3)
⚠️ ​车企自研趋势​:特斯拉HW4.0自研雷达引发供应格局重构担忧


策略建议:紧抓三重阿尔法机会

  1. 国产替代​:关注加特兰、矽杰微等芯片厂商车规认证进展
  2. 技术跃迁​:布局4D雷达量产进度领先的经纬恒润、森思泰克
  3. 场景扩张​:智慧城市路侧单元放量受益股(如金溢科技)

最新催化​:四部委联合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2025年1月实施),L3级智能驾驶量产倒计时。


数据来源​:高工智能汽车、各公司年报、中信证券《智能驾驶传感器行业报告2025》

无需等待未来,感知能力即是当下的竞争力——毫米波雷达赛道正在用穿透雨雾的洞察力,映射出智能化时代的安全边际与增长弹性。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