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概况与技术壁垒
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522)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少数能够提供相控阵雷达设计制造、雷达软件生态和雷达算法服务 ”全价值链”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公司专注于全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是目前A股市场上唯一以该技术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公司实控人包晓军夫妇具有深厚的雷达技术背景,包晓军本人更是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特聘专家,为公司技术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核心技术优势:纳睿雷达突破了”低空微气象目标探测”和”低小慢目标追踪”难题,其雷达时空分辨率较传统设备提升6-64倍(能在30秒内完成60公里垂直扫描),而成本仅为美国雷神同类产品的1/10(单价30万元 vs 30万美元)。公司通过收购天津希格玛微电子,切入ASIC芯片设计领域,降低材料成本20%以上,实现了”芯片-雷达-应用”全链条布局。公司产品国产化率高达90%以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产品与业务布局:公司主要产品为X波段双极化(双偏振)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主要应用于气象探测领域(占营收90%以上),并逐步向水利防洪、民用航空、海洋监测、森林防火、公共安全等领域推广。2024年公司新增订单8亿元(同比+484%),在全国已布设近300部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
表:纳睿雷达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
产品类型 | 技术特点 | 主要应用领域 | 竞争优势 |
---|---|---|---|
X波段双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 | 双极化+相控阵技术,超高时空分辨率 | 气象探测、水利监测 | 填补S/C波段盲区,精细化探测 |
C波段全极化数字有源相控阵雷达 | 微带贴片天线,高集成度 | 民用航空、空管 | 雷雨预警从小时级缩短至10分钟级 |
Ku波段双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 | 主动识别+气象监测双功能 | 低空经济、无人机监测 | 5公里主动识别+30公里气象监测 |
77GHz车载4D毫米波雷达 | 高精度探测,小型化设计 | 智能驾驶、车载 | 顺应智能驾驶技术趋势 |
2 财务表现与成长性
2.1 近期财务业绩
纳睿雷达展现出强劲的业绩增长态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62.49%;归母净利润7661万元,同比增长21.03%。更为亮眼的是,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55亿元(同比+112.84%),归母净利润5695万元(同比+866.97%),业绩加速释放迹象明显。
盈利能力:公司毛利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2019-2023年总体毛利率保持在80%左右,2025H1毛利率为72.3%(虽同比-7.4pct,仍处行业高位),净利率跃升至36.76%(同比+354pct)。毛利率的小幅下滑主要源于产品结构变化及市场竞争,但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订单与现金流:公司合同负债1.48亿元(较年初+40.3%),存货2.69亿元(发出商品占比提升),预示交付加速。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应收账款2.02亿元(占利润264%),经营性现金流为-0.16亿元(主因所得税集中缴纳),回款效率需关注。
2.2 成长性分析
多家机构对纳睿雷达未来业绩给予积极预测。东吴证券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3.55/5.04亿元;天风证券更为乐观,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可达5.22亿元(同比+581.02%);中邮证券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97亿元(同比+418.19%)。预测差异主要源于对不同应用领域拓展进度的不同假设。
表:纳睿雷达财务预测与估值(综合多家机构观点)
指标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营业总收入(亿元) | 3.45 | 8.15(平均) | 12.01(平均) | 16.45(平均) |
同比增长率(%) | 62.49 | 136.23 | 47.36 | 36.96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0.77 | 3.64(平均) | 5.44(平均) | 7.55(平均) |
同比增长率(%) | 21.03 | 372.73 | 49.45 | 38.79 |
每股收益(元) | 0.35 | 1.68(平均) | 2.51(平均) | 3.49(平均) |
市盈率(PE) | 190.07 | 40.02(平均) | 26.78(平均) | 19.29(平均) |
3 行业前景与市场空间
纳睿雷达所处赛道具有广阔成长空间,主要受益于四大应用领域的加速拓展:
3.1 气象水利领域
我国气象监测体系正经历智能化升级,新一代相控阵雷达网络建设催生百亿级市场机遇。根据国家气象现代化战略部署,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雷达组网需求快速增长,全国未来5-10年总需求达1500-2000部,对应120-160亿元核心设备市场。此外,水利监测领域市场空间约95亿元,公司已与水利部信息中心达成合作,在水利测雨雷达领域取得先发优势。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天气雷达观测网,天气雷达数量达546部。”十四五”期间,计划增补49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并在局地突发性中小尺度气象灾害频发区补充建设336部X波段天气雷达,构成大小雷达高密度协同观测网。
3.2 低空经济领域
低空经济是公司最具潜力的增长极。据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0年预计达2万亿元,作为支撑体系的低空保障产业当前占据约25%的市场份额(约3750亿元)。纳睿雷达凭借全球领先的相控阵雷达技术,卡位低空感知核心赛道,已成为深圳首个低空管理系统的主要低空探测设备供应商。
广东省规划2025年建成300个低空雷达站点,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将充分受益。公司的Ku波段雷达已实现在无人机5公里主动识别+30公里气象监测的双重功能,并在广州、深圳开展测试,适配小鹏等飞行汽车厂商,探索”雷达+飞行器”一体化方案。
3.3 军工防务领域
国防现代化进程催生千亿级装备升级需求。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中国军用雷达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73亿元,未来十年我国军用雷达市场总规模将达到3776亿元。公司与广东省军工集团合作开发军用毫米波雷达,潜在订单规模超10亿元。
3.4 民用航空与海外市场
民航领域,2030年空管设备国产化率目标50%,为公司带来替代空间。公司C波段雷达将雷雨预警从小时级缩短至10分钟级,与厦门机场合作推进国产替代。海外市场方面,公司当前海外收入接近0,但通过珠海航展已获中东、东南亚客户意向订单(单价6000-8000万元),2025年或实现”0→1″突破。
4 投资亮点与成长驱动
纳睿雷达的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技术领先性与稀缺性:公司是全球少数掌握全极化有源相控阵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企业,技术壁垒高。相比传统机械雷达,相控阵雷达在探测精度、多目标追踪能力和环境适应性方面具有代际优势,成为气象探测、低空监管等领域升级换代的首选。
- 市场卡位与先发优势:公司在气象雷达领域已取得市场主导地位(市占率超50%),并率先布局水利、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与水利部、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等建立深度合作。全国近300部的雷达布设网络形成数据积累和算法迭代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巩固先发优势。
- 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公司产品国产化率超90%,在当前强调供应链安全背景下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收购天津希格玛微电子,公司切入ASIC芯片设计领域,实现”芯片-雷达-应用”全链条布局,提升抗干扰性能与系统集成度,降低材料成本20%以上。
- 平台化拓展能力:公司依托相控阵雷达技术平台,持续拓展新应用领域。从气象探测到水利监测,从民用航空到低空经济,从国防军事到智能驾驶,公司展现出了强大的跨界拓展能力。这种平台化能力大大拓宽了成长空间,降低了单一领域依赖风险。
5 风险提示
尽管纳睿雷达具有显著投资价值,投资者也需关注以下风险:
- 现金流压力:公司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2025H1为-0.16亿元),若回款延迟可能影响研发投入。应收账款高企(2025H1达2.02亿元,占利润264%),存在坏账风险。
- 新领域拓展不确定性:低空经济等新场景目前仅处于测试阶段,商业化进度可能不及预期。国防、民航等领域认证周期长,订单落地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 竞争加剧风险:国睿科技、宜通华盛等竞争对手在省外竞标技术评分接近(68.71 vs 66.57),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巨头(雷神、三菱)持续升级产品,公司需保持芯片自主化进度以维持竞争力。
- 估值偏高风险:公司当前市盈率(TTM)约69倍(2025年),高于行业均值。若业绩释放不及预期,可能面临估值回调压力。
- 政策依赖性风险:公司业务发展与气象现代化、水利建设、低空经济等国家政策紧密相关,若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可能影响市场需求释放进度。
6 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
6.1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综合多家机构预测,纳睿雷达2025-2027年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 营业收入:预计2025年达8.15亿元(+136.23%),2026年达12.01亿元(+47.36%),2027年达16.45亿元(+36.96%)
- 归母净利润:预计2025年达3.64亿元(+372.73%),2026年达5.44亿元(+49.45%),2027年达7.55亿元(+38.79%)
- 每股收益:预计2025年达1.68元,2026年达2.51元,2027年达3.49元
基于上述预测,公司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
- 2025年PE:40.02倍
- 2026年PE:26.78倍
- 2027年PE:19.29倍
机构给予的目标价区间为71.86-85元,对应2025年PE约42.8-50.6倍。
6.2 投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纳睿雷达给出增持评级,理由如下:
- 短期看业绩爆发:公司订单充裕(2024年新增订单8亿元,同比+484%),2025年业绩高增确定性极强(净利增速预期超370%)。
- 中期看领域拓展:低空经济、水利监测、军工防务等新领域将持续贡献增量,驱动业绩持续高增长。
- 长期看平台价值:公司”芯片-雷达-应用”全链条布局,平台化拓展能力强劲,成长空间广阔。
- 估值有望提升:随着业绩释放,公司PE将从2025年的40倍降至2027年的19倍,估值吸引力不断增强。
投资策略建议:
- 激进型投资者:现价布局,博弈2025年业绩爆发及低空经济政策催化。
- 稳健型投资者:待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降至120天以内(当前约180天)或经营性现金流转正后介入。
表:纳睿雷达多空观点对比
看多观点 | 看空观点 |
---|---|
技术壁垒高,全极化相控阵技术稀缺性强 | 估值偏高,当前PE(TTM)69倍高于行业均值 |
低空经济赛道优质,市场空间巨大 | 现金流承压,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 |
订单充足,业绩高增确定性强 | 应收账款高企,存在坏账风险 |
国产替代加速,政策支持力度大 | 新领域拓展存在不确定性 |
核心关注指标:
- 广东低空雷达招标进度
- 水利部招标进度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变化
- 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情况
总之,纳睿雷达作为国内相控阵雷达领域的领军企业,技术壁垒高,赛道优质,成长空间广阔,虽然短期存在现金流和估值压力,但长期投资价值显著,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适时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