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概况
- 成立时间:2018 年 3 月
- 总部:上海
- 创始人:赵立东(原 AMD 高级总监)、张亚林(原 AMD 研发负责人)
- 定位:全球领先的 AI 芯片设计公司,专注于云端算力产品研发,提供 AI 加速卡、智算集群及全栈解决方案。
- 融资历程:累计融资近 70 亿元,腾讯为第一大股东(持股约 20.49%),其他投资方包括国家大基金、武岳峰资本、上海国资等。
- IPO 进展:2024 年 8 月启动 A 股 IPO 辅导,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
二、核心业务与技术
-
产品线布局:
- 训练芯片:云燧 T20/T21(基于邃思 2.0 芯片),支持 FP32/TF32/BF16/INT8 多精度,单精度算力达 32TFLOPS。
- 推理芯片:云燧 i20(邃思 2.5 芯片)、燧原 S60(2025 年发布),覆盖大模型推理、搜广推等场景,存储带宽 819GB/s。
- 软件平台:驭算 TopsRider(编程平台)、鉴算 TopsInference(推理引擎),实现软硬件协同优化。
- 集群解决方案:云燧智算集群(液冷模块化设计),支持智慧城市、科研机构等大规模算力需求。
-
技术亮点:
- 国内首家同时覆盖 AI 训练与推理的芯片厂商,技术迭代速度行业领先(两代产品迭代仅 2 年)。
- 邃思系列芯片采用自主架构,能效比突出,支持大模型训练及 AIGC 应用。
三、市场地位与合作
- 行业排名:全球 AI 芯片独角兽,2024 年胡润估值 160 亿元,位列全球第 482 位。
- 客户生态:服务腾讯、美图、科华数据等头部企业,深度参与国内智算中心建设(如成都、宜昌、庆阳)。
- 战略协同:与腾讯联合开发紫霄系列芯片,优化 OCR、智能会议等场景性能;携手弘信电子实现 DeepSeek 大模型国产化部署。
四、竞争优势
-
技术壁垒:
- 创始团队来自 AMD、清华 “芯片梦之班”(EE85 级),具备跨国公司研发经验与国产替代视野。
- 核心专利覆盖芯片架构、算法优化等领域,曾获吴文俊人工智能专项奖芯片项目一等奖。
-
场景化能力:
- 针对 AIGC 需求推出燧原曜图文生图 MaaS 平台,降低算力成本,推动规模化落地。
- 支持互联网、金融、自动驾驶等多行业,形成 “算力 + 应用” 双轮驱动模式。
-
政策与资本支持:
- 受益于国产 AI 芯片替代趋势,获国家大基金、地方国资等战略投资。
五、风险与挑战
- 国际竞争:英伟达等国际巨头占据 95% 以上市场份额,技术迭代压力大。
- 供应链风险:依赖台积电等代工厂,地缘政治可能影响产能。
- 商业化节奏:智算中心建设周期长,需平衡研发投入与盈利压力。
六、总结
燧原科技作为国产 AI 芯片领军企业,凭借全栈技术能力和生态合作,在训练与推理领域构建差异化优势,深度受益于 AIGC 算力需求爆发。公司技术实力突出、融资背景雄厚,但需关注国际竞争及供应链稳定性。其 IPO 进程若顺利,有望成为 A 股 AI 芯片领域又一标杆企业,长期价值取决于大模型落地速度及国产化替代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