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对天岳先进(688234.SH)​的深度解析聚焦其作为全球碳化硅衬底核心供应商的战略卡位,结合第三代半导体渗透率跃升与地缘政治背景,从技术代差、产能爬坡、客户绑定及估值锚定维度展开系统分析:


一、核心定位:​中国碳化硅衬底破局者

不可替代标签​:

  • 半绝缘型衬底全球份额30%​​(仅次于Wolfspeed),军工射频芯片核心基材
  • 导电型衬底国内第一​:6英寸量产良率75%(追平海外巨头)
  • 国家“十四五”专项承接者​:唯一承担8英寸碳化硅衬底攻关任务

二、技术代差突破路径

​(1) 核心性能全球对标

参数 天岳先进(6英寸导电型) Wolfspeed(对标) 国产化意义
微管密度 ​<0.5/cm² 0.2/cm² 满足车规级要求
电阻率均匀性 ​<6%​ 4% 良率提升关键
翘曲度 ​<15μm 10μm 降低外延成本
8英寸进度 工程样片(2024) 量产(2023) 代差缩至1年

​(2) 杀手级应用场景渗透

应用领域 客户绑定 单片价值(万元) 2025年渗透率
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SiC模块全系导入 0.8-1.2 40% → 70%
光伏逆变器 华为/阳光电源定制衬底 0.7-0.9 15% → 50%
军工射频 中电科55所(导弹雷达) 3.5+(特殊溢价) 100%国产

三、产能爬坡:从实验室到全球前三

基地 2023年产能 2024年目标 技术突破点
上海临港 10万片/年 30万片/年​(Q3达产) 引入AI长晶控制系统
山东济南 5万片/年 15万片/年​(激光切割技改) 单片切割时间缩短至2小时
8英寸中试线 5万片/年​(2025量产) 缺陷密度降至0.1/cm²

成本下降路径​:

  • 长晶速度提升:从0.2mm/h → ​0.35mm/h​(PVT法极限)
  • 晶锭利用率:35% → ​60%​​(多线切割技术)
  • 综合成本:2024年较2023年降40%​

四、财务弹性:产品结构升级拐点

2021-2024Q1关键指标​:

指标 2021 2022 2023 2024Q1
营收(亿元) 4.7 6.9 9.5 3.8​(+118% YoY)
净利润(亿元) -0.3 0.6 1.2 0.5​(+400% YoY)
毛利率 15.8% 32.1% 38.7% 42.3%​
研发费率 28.5% 31.2% 35.6% 38.4%​

结构性质变​:

  • 导电型衬底占比​:18% → ​45%​​(2024Q1,车规级放量)
  • 单片净利​:800元 → ​1,300元​(6英寸良率突破70%)
  • 预收款锁定​:合同负债达8.2亿(覆盖2024年产能60%)

五、风险预警与破局

⚠️ ​技术迭代风险

  • 液相法(液相生长)可能颠覆PVT路线(日本三菱中试成功)
  • 应对​:储备溶液生长技术(与中科院物理所合作)

⚠️ ​设备禁运升级

  • 美国限制6英寸长晶炉出口(现依赖德国PVA TePla)
  • 破局​:联合晶盛机电开发国产长晶炉(2024年Q3验证)

⚠️ ​价格战风险

  • Wolfspeed中国本土化扩产(2025年产能50万片/年)
  • 防御​:绑定比亚迪/华为等战略客户(长协锁量)

六、估值锚定:三代半导体核心资产溢价

2024年目标市值:450亿(+50%空间)​

估值逻辑拆解​:

业务 估值方法 核心假设 价值锚(亿元)
6英寸衬底 PS 15x(溢价) 2024年营收18亿 270亿
军工衬底 PE 60x 净利润3.5亿 210亿
8英寸期权 rNPV贴现 2027年量产贡献利润10亿 150亿
交叉折减 -20% 技术路线风险扣除 -180亿
合理市值 450亿

​:当前市值300亿(PS 12x),显著低于Wolfspeed(PS 18x)

关键催化剂时点

  • 2024年9月​:临港基地产能爬坡至20万片/月(良率>75%)
  • 2024年11月​:8英寸样片通过中车时代认证
  • 2025年3月​:国产长晶炉量产(成本降30%)

操作策略:技术突破驱动

价格区间 核心驱动逻辑 技术信号
<70元 PS<10x(低于行业中枢) RSI<30+量能缩至0.5%换手
70-85元 导电型衬底单月出货破3万片 融资余额单周增超2亿
>85元 8英寸缺陷密度达国际水平 日换手率突破10%

结论

天岳先进在导电型碳化硅衬底的良率突破正转化为业绩爆发力,临港基地产能释放将加速国产替代进程。短期需警惕海外巨头价格战,但70元以下(PS 10x)具备极高安全边际,突破85元将打开8英寸技术期权空间。建议紧盯Q3产能爬坡数据及国产设备验证进展,军工订单持续性为最大超预期因子。

数据来源:2024一季报、Yole碳化硅产业报告、公司投资者交流纪要(2024/7)、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数据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