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601390.SH)是一家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特大型综合企业集团。其投资价值核心在于作为“国家队”在重大战略项目中的主导地位以及海外市场突破带来的成长弹性。下面我将结合其2025年的最新情况,为你梳理其基本面。

📊 核心数据一览(截至2025年中报)

方面 详情(2025年上半年)
公司名称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时间/代码 2007年 / 上交所 601390.SH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 5125.02亿元 (同比 -5.88%)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118.27亿元 (同比 -17.17%)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 102.68亿元 (同比 -21.59%)
毛利率 8.53% (同比 -0.30个百分点)
净利率 2.31% (同比 -0.31个百分点)
新签合同额 11086.9亿元 (同比 +2.8%)
境外新签合同额 1248.7亿元 (同比 +51.6%,显著亮点)
资产负债率 约77.3% (行业普遍较高)
每股收益(EPS)​ 0.41元
股息率 3.13% (在建筑行业中排名靠前)

🏢 公司概况与战略定位

中国中铁成立于1950年,前身是铁道部工程总局,​200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国家国资委。其核心业务是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涵盖工程建造、设计咨询、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资源利用等多元板块。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工程承包商之一,参与建设的铁路占中国铁路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在中国电气化铁路市场的占有率高达约90%。2025年上半年,公司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33位。

📉 财务表现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整体承压,但结构性亮点突出:

  • 收入利润下滑​:营业总收入5125.02亿元(yoy -5.88%),归母净利润118.27亿元(yoy -17.17%)。业绩下滑主要受国内建筑行业总体承压、房地产市场低迷及部分项目进度影响。
  • 盈利能力承压​:毛利率为8.53%(yoy -0.30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31%(yoy -0.31个百分点)。盈利能力下滑主要因行业竞争加剧及原材料等成本上升。
  • 现金流压力较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6.3亿元,同比多流出约103亿元。这主要与工程结算周期及应收账款增加有关。
  • 季度降幅收窄​: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4.65%,降幅较第一季度(-19.46%)有所收窄,显示业绩可能正在触底。

💡 核心业务亮点与投资逻辑

  1. 境外业务爆发式增长,成为最大亮点
    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外新签合同额1248.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6%​。其中,中吉乌铁路项目合计中标金额约68.59亿元。这表明公司在“一带一路”市场的拓展取得显著成效,有效对冲了国内市场的下行压力。
  2. 铁路等核心业务展现韧性
    在基建主业收入整体下滑的背景下,​铁路业务实现营收1415.14亿元,同比增长6.14%​装备制造业务收入137.53亿元,同比增长14.39%​。这体现了公司在传统优势领域的稳固地位。
  3. 深度受益于国家重大战略项目
    公司是新藏铁路、川藏铁路、雅下水电站等国家级重大工程的核心承包商。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为公司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订单来源,是业绩的“压舱石”。
  4. 研发投入雄厚,巩固技术壁垒
    公司近三年累计研发费用高达843.72亿元。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确保了其在超大型桥梁、隧道、铁路等高端基建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构筑了深厚的护城河。

⚠️ 潜在风险与挑战

  1. 应收账款高企​:截至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达2975.15亿元,较上年期末增加513.21亿元。巨额的应收账款占用了大量资金,并存在一定的回收风险。
  2. 国内市场需求波动​:公司境内新签合同额同比下降1.2%,受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等因素影响,国内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可能持续对公司新增订单造成压力。
  3. 行业特性导致利润率偏低​:建筑行业本身具有毛利率、净利率偏低的特点,公司盈利水平易受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波动的影响。

💎 总结

综合来看,中国中铁是一家基本面稳健、在国内外基建市场拥有绝对龙头地位的企业。其投资价值核心在于:​短期业绩虽受国内周期影响,但境外业务的强劲增长提供了有效对冲;中长期则深度绑定国家战略项目,具备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确定的成长空间。​

对于投资者而言​:

  • 若你看好“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基建出海的长期前景,并能接受行业固有的低利润率特性和周期性波动,中国中铁的龙头地位和海外突破值得关注。
  • 投资时需重点关注​:后续每个季度财报中境外新签合同额的持续性经营现金流的改善情况以及国内重大项目的招标和开工进度

📌 ​请注意​:以上分析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