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创光电(600363)是一家专注于高科技产业转型的老牌光电企业,近年来在激光、超导和智能控制领域表现活跃。下面我将从公司概况、核心业务、财务表现、投资亮点及风险等方面,为你分析其投资价值。

🧬 公司概况与转型战略

联创光电成立于1999年,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总裁伍锐。联创光电最初以传统LED和线缆业务为主,但近年来坚定推行 ​​“进而有为,退而有序”​​ 的战略,逐步剥离低效的传统业务(如背光源和线缆),重点聚焦于智能控制部件、激光器件及装备、高温超导三大高技术壁垒、高增长潜力的核心业务。

💰 核心业务与竞争优势

联创光电的三大核心业务是其未来增长的主要引擎:

  1. 激光业务​:公司激光业务由子公司中久光电承担,业务涵盖泵浦源器件、激光器、激光反无整机系统。其开发的 ​​“光刃”系列激光反无人机系统拦截成功率超95%,单次成本仅为传统导弹的1/10,市占率超30%,并已进入国防装备采购体系。2025年上半年,激光系列及传统LED芯片收入1.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7%。
  2. 高温超导业务​:联创光电通过参股子公司联创超导开展高温超导业务。公司是全球唯一实现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商业化量产的企业,节能效率可达60%-70%,广泛应用于军工钛合金、铝型材加工等领域。该业务的技术应用还包括:
    • 可控核聚变​:公司深度参与“星火一号”项目,磁体等总订单达50亿元左右。
    • 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2025年,联创超导拥有27台感应加热设备产能,计划到2026年将产能提升至81台。
    • 高温超导磁控硅单晶生长设备​:用于光伏N型晶硅生产,联创超导现有厂房设计满产后可满足千台高温超导单晶硅生长炉磁体生产需求。
  3. 智能控制业务​:这是公司当前营收的压舱石,2025年上半年智能控制系列产品收入8.2亿元,占总收入的50%。公司持续强化在智能家电、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的技术和制造优势,并研发出车规型高压光耦等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的产品。

📊 近期财务表现

联创光电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显示其经营状况稳健:

财务指标 2025年上半年 同比变化
营业总收入 16.48亿元 +6.51%
归母净利润 2.63亿元 +15.18%
扣非净利润 2.37亿元 +14.01%
毛利率 19.44%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2597.91万元 由正转负
  • 盈利改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表明公司业务转型和聚焦主业的策略取得成效。
  • 现金流压力​: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同比有所下降,需关注其回款能力和资金周转状况。
  • 资产结构​: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0.04%,流动比率为1.5,短期偿债能力较为稳健。

🌱 未来增长动力

联创光电的未来增长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

  1. 政策支持​:高温超导、激光装备等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国家政策支持。公司高温超导磁体技术被纳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2. 市场需求​:
    • 低空经济​:随着低空开放,激光反无人机系统需求预计增长,2025年市场规模可能超200亿元。
    • 能源革命​:高温超导技术在可控核聚变、节能设备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3. 技术突破与产能释放​:公司超导感应加热设备产能规划达500台/年,激光业务订单饱满。若未来在超导应用(如核聚变)取得突破,市场空间巨大。
  4. 资产优化与分拆预期​:公司计划分拆子公司华联电子上市,有助于聚焦核心业务并释放价值。

⚠️ 投资风险提示

投资联创光电也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风险:

  • 估值偏高​:公司当前市盈率(TTM)约为105.93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需要未来业绩的高增长来消化估值。
  • 技术商业化风险​:高温超导设备等新技术的市场渗透速度可能依赖政策补贴,且核聚变等前沿技术的商业化周期可能较长。
  • 订单波动性​:激光军贸和超导大额订单的获取和交付进度可能受到国际政治环境、客户需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 传统业务拖累​:虽然公司在积极剥离,但传统背光源等业务短期内可能仍对整体利润有影响。

💎 机构观点与估值展望

部分券商对联创光电的未来持乐观态度:

  • 中邮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2、7.11、8.69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6、37、30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 浙商证券也维持“买入”评级,看好其激光和超导业务的成长空间。

💡 投资建议

联创光电通过战略转型,已在高壁垒的激光超导领域确立了稀缺的技术优势和领先地位。这些业务与国家战略方向契合,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对于投资者而言:

  • 若你是追求长期成长、能承受较高波动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关注联创光电,重点跟踪其超导设备订单交付进度、激光业务海外市场拓展情况以及可控核聚变等前沿技术的研发进展。
  • 若你是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需要警惕其当前的估值水平和短期业绩波动性。

请注意​:股票市场信息变化迅速,本文内容基于截至2025年9月14日的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你务必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并在投资前进行独立研究和判断。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