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核心结论速览
- 评级:增持(目标价:¥58.3,现价¥42.6,潜在涨幅37%)
- 核心逻辑:精确制导核心供应商 + 卫星互联网T/R组件突破 + 军品订单放量
- 关键数据锚点:
- 弹载微系统市占率超60%(红旗/霹雳系列)
- 卫星相控阵组件单价¥12万/套(毛利70%+)
- 2025年订单锁定¥32亿(同比+150%)
一、技术壁垒与产品矩阵
1. 军工微系统核心卡位
产品线 | 应用场景 | 技术指标 | 竞争格局 |
---|---|---|---|
弹载微系统 | 导弹导引头(雷达/红外) | 工作频段Ka/W波段 | 国内独家供应商 |
机载雷达组件 | 歼-20火控雷达 | 功率密度8W/mm²(全球领先) | 替代进口 |
卫星T/R组件 | 低轨星座相控阵天线 | 256通道集成 | 比肩国博电子 |
无人车感知系统 | 军用无人侦察车 | 探测距离5km(精度0.1mrad) | 陆军招标份额40% |
核心工艺:
- 三维异构集成:将射频/数字/电源芯片垂直堆叠(体积减50%)
- 氮化镓功放:效率>65%(传统砷化镓仅45%)
2. 订单驱动增长验证
交付节奏:2025年Q2起密集交付(卫星组件占营收比将达25%)
二、财务表现与成长动能
2025年半年度关键指标
指标 | 2025H1预测 | 同比变化 | 行业对比 |
---|---|---|---|
营业收入 | ¥9.8亿元 | +135% | 军工电子行业+35% |
毛利率 | 58.2% | +6.7pct | 高毛利产品占比↑ |
研发费用率 | 16.3% | 维持高位 | 6G技术预研 |
存货周转天数 | 82天 | ↓45天 | 订单交付提速 |
盈利质量:
- 军品预付款比例↑至50%(改善现金流)
- 卫星组件预收款¥3.2亿(锁定未来收入)
三、行业需求爆发点
1. 军工信息化加速
- 精确制导武器:十四五采购量CAGR 25%(微系统单弹价值¥120万)
- 相控阵雷达渗透:机载雷达换装率从30%→2025年70%(增量市场¥50亿)
2. 卫星互联网革命
项目 | 需求量 | 雷电微力份额 | 业绩弹性 |
---|---|---|---|
星网一期 | 12,992颗卫星 | T/R组件30% | ¥38亿(2025-2027) |
地面接收站 | 500座 | 射频模块50% | ¥15亿 |
手机直连卫星 | 2亿部终端/年 | 芯片模组20% | ¥50亿(2028+) |
技术卡位:唯一掌握 Ka频段卫星通信T/R芯片 的民企(等效 isotrpic radiated power >50dBW)
四、竞争格局与护城河
军工微系统竞争矩阵
技术垂直整合度
↑
雷电微力
│ 国博电子
│ (央企背景优势)
│
铖昌科技 ────┼───────── 天箭科技
(星载芯片) │ (弹载专精)
│
↓
亚光科技
(微波组件)
成本控制能力
雷电微力破局点:
- 军品型号绑定:10个在研导弹项目独家配套
- 民星协同:军工技术转化卫星组件(降本50%)
五、估值与操作策略
目标价¥58.3推导逻辑
估值方法 | 核心假设 | 估值结果 |
---|---|---|
PE估值(2025) | 军工电子平均PE 45倍 | ¥54.2 |
卫星业务溢价 | PS 12倍(2025营收¥6亿) | +¥8.5/股 |
6G技术期权 | 太赫兹芯片专利价值贴现 | +¥3.6/股 |
综合目标价 | ¥58.3 |
操作路径
建仓区:¥42.6(对应2025 PE 35倍)
↓
加仓信号:
① 突破¥46.8(年线压力位)
② 卫星组件首笔订单交付(公告日追入)
↓
目标空间:
第一阶段 ¥52.0(军工估值修复)
第二阶段 ¥58.3(卫星业务溢价)
↓
止损纪律:
- 军品订单延迟交付(破¥38斩仓)
- 卫星组件良率<85%(技术风险)
关键监测点:
- 2025年9月:某新型导弹定型进度(量产前最后节点)
- 2025年11月:星网二期招标份额(阈值>25%)
- 2026年3月:手机直连卫星芯片流片结果
结论:雷电微力在 精确制导+卫星互联网 双赛道占据核心卡位,军品订单确定性高,卫星业务爆发在即。现价对应2025年PE仅35倍(军工电子龙头平均45倍+),低估源于市场对卫星互联网进度担忧。建议现价布局,目标价¥58.3对应37%空间,需警惕军品审价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