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驰股份(002429.SZ)是国内领先的消费类电子制造企业,近年来正积极向LED全产业链和光通信领域拓展。下面我将从公司概况、财务表现、业务亮点、潜在风险及投资参考等方面,为你梳理一份简洁的分析参考。
🏢 公司概况
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于2010年6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市龙岗区,法定代表人为顾伟。其主营业务最初聚焦于液晶电视、机顶盒等多媒体视听产品,现已成功拓展至LED元器件及组件、网络通讯终端和互联网文娱等领域,并布局了LED外延片和芯片。公司旗下拥有“风行互联网电视”和“兆驰照明”两个自主品牌,并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绿色制造企业。
📊 近期财务表现(2025年上半年)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面临一定压力,但部分指标也显示出积极迹象:
| 财务指标 | 2025年上半年 | 同比变化 | 
|---|---|---|
| 营业总收入 | 84.83亿元 | -10.89% | 
| 归母净利润 | 6.61亿元 | -27.37% | 
| 扣非净利润 | 5.78亿元 | -32.69% | 
| 基本每股收益 | 0.15元 | -25% |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 9.73亿元 | 大幅改善(转正) | 
| 毛利率 | – | – |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3.97% | -1.84个百分点 | 
数据来源:兆驰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 营收与利润下滑:营收同比下降10.8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7.37%。这主要受国际贸易关税政策变化影响,其智能终端业务(电视ODM)的出货量受到抑制。
 - 现金流显著改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加15.45亿元,达到9.73亿元,显示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能力增强。
 - 盈利能力承压: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1.84个百分点,反映出公司整体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 存货增加:期末存货较上年末增加25.67%,需关注库存管理情况及潜在的跌价风险。
 
🔬 业务亮点与成长空间
- LED全产业链布局深化,高端产品放量:公司LED产业链业务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08亿元,同比增长8.67%。其中:
- Mini/Micro LED领域领先:Mini RGB芯片单月出货量突破1.5亿颗,市场占有率超过50%;Mini/MicroLED显示模组产能达到25000平方米/月,市场占有率也超过50%。
 - 技术持续升级:芯片尺寸持续微缩,从03 * 06mil微缩到02 * 06mil,巩固技术优势。
 
 - 光通信新业务迅猛增长:公司积极拓展光通信领域,2025年上半年光通信器件、模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9亿元,BOSA器件市占率已快速提升至40%。100G及以下光模块已在多家头部设备商完成验证并批量出货,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曲线。
 - 电视ODM业务全球化产能布局应对风险:虽然短期受关税影响,但公司正积极推进越南生产基地的产能爬坡和自动化改造。越南产能已从年初的200万台快速提升至1100万台,以更好地承接北美及其他海外订单,有望缓解关税压力并支撑未来复苏。
 - 强大的研发与知识产权实力:公司拥有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截至2024年末,拥有专利信息255条及软件著作权130项。旗下风行互联网电视曾荣获德国红点奖等国际荣誉。
 
⚠️ 潜在风险
- 国际贸易环境风险:关税政策的变化仍是影响公司智能终端业务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对出口业务造成持续冲击。
 - 存货与资产减值风险: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达42.8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5.67%,占净资产的26.65%。若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或产品价格下跌,可能存在较大的存货跌价风险。
 - 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公司第一大股东南昌兆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将其所持有的60.69%的股份进行了质押。需关注股价波动可能引发的质押风险。
 - 新业务投入与盈利不确定性:光通信等新业务虽增长迅速,但前期研发和市场开拓投入较大,其盈利能力以及能否成功复制LED领域的优势尚需时间验证。
 
💡 投资参考建议
综合来看,兆驰股份作为传统的消费电子制造龙头,正通过LED全产业链布局和开拓光通信新领域来驱动转型和增长。
- 对于短期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越南工厂产能利用率及订单恢复情况、关税政策的后续变化以及存货规模的管控效果。
 - 对于中长期投资者:可以更多关注公司在Mini/Micro LED领域的技术迭代和市场份额巩固、光通信业务的客户拓展和盈利兑现以及新业务与传统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
 
请注意:股市投资存在风险,本回答基于2025年8月至9月的公开信息梳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你务必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独立判断和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