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成立时间及背景:2001 年 9 月 28 日成立于北京市,是北京市国资委一级企业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国有控股公司。当时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整合资源,以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发起人,发起设立了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旨在推动我国半导体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 经营范围:主营半导体装备、真空及锂电装备、精密元器件业务,为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 .
- 主要股东:包括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北京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等.
经营情况
- 2024 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 203.53 亿元,同比上升 39.51%;归母净利润 44.63 亿元,同比上升 54.72%。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 80.18 亿元,同比上升 30.12%,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16.82 亿元,同比上升 55.02%.
- 近年总体业绩:2022 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 146.88 亿元,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23.35 亿元,同比增长 46.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7.81 亿元,同比增长 54.54%.
财务分析
- 盈利能力:2024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 44.22%,同比增 11.01%,净利率 21.91%,同比增 7.46%,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且盈利能力在逐步提升.
- 偿债能力:据 2024 年三季报,货币资金 / 流动负债仅为 91.75%、近 3 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 / 流动负债仅为 – 0.38%,需关注其短期偿债能力和现金流状况.
-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同比增幅达 40.23%,存货 / 营收已达 102.2%,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需进一步加强,以提升公司的营运效率.
行业地位与竞争力
- 技术研发与创新优势:截至 2024 年上半年,公司累计申请专利已超过 8300 余件,获得授权专利超过 4900 余件,专利数量稳居国内集成电路装备企业首位。公司在半导体工艺装备领域的刻蚀、薄膜沉积、炉管、清洗、快速退火等核心工艺装备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工艺覆盖度及市场占有率显著增长.
- 品牌与市场影响力:作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2024 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达 123.3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46.38%,成功挺进全球前七大设备厂商之列,在国内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等细分领域市占率较高,产品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先进封装、半导体照明、第三代半导体等众多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 产业协同与配套能力:作为平台型企业,北方华创产品布局广、下游客户多,能够与国内众多半导体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促进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引领行业发展.
风险因素
- 市场竞争风险: 半导体设备行业竞争激烈,国际巨头在技术和市场份额上仍占据优势,北方华创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同行的竞争压力,需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竞争挑战。
- 技术研发风险:半导体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公司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以保持技术领先地位。若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或研发成果未能有效转化为产品和市场优势,可能影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
- 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受国际贸易摩擦影响,美日荷等国加大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虽然这为本土半导体设备厂商带来了发展机遇,但也可能导致公司在原材料采购、零部件供应、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进而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和业绩表现 。
发展前景
- 国产替代机遇:随着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自主可控需求的增强,北方华创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的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的地位.
- 产业政策支持:半导体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研发投入支持等,为北方华创等半导体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有助于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 5G 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北方华创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可凭借其技术实力和产品优势,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满足市场对半导体设备及精密元器件的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