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概况与技术背景
- 技术原理与优势
- 量子比特(Qubit):可同时处于0和1的叠加态,实现指数级并行计算,解决经典计算机无法处理的NP问题(如药物分子模拟、金融风险优化)。
- 性能对比:谷歌测试显示,相同任务量子计算机需3分钟,超算需50年。
- 三大领域:量子计算(最快产业化)、量子通信(加密)、量子测量(高精度传感)。
- 全球竞争格局
- 美国:谷歌(Willow芯片)、微软(Majorana 1芯片)领跑硬件创新。
- 中国:本源量子“本源悟空”实现超80%国产化,覆盖143国用户,完成超50万计算任务,跻身国际第一梯队。
- 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10.8亿美元,2030年预计达197亿美元(CAGR 60%)。
二、产业链解析与投资地图
上游:核心硬件与元器件
细分领域 |
技术突破 |
代表企业 |
量子芯片 |
超导路线主导(易集成),本源“悟空芯”含198比特(72工作比特+126耦合比特) |
国盾量子(688027)、西部超导(688122) |
极低温设备 |
突破-273℃微波互连模组技术,解决信号失真问题 |
中电科40所(未上市) |
测控系统 |
本源“天机系统”实现量子芯片批量自动化测试,效率提升数十倍 |
博实股份(002698) |
中游:整机制造与操作系统
- 整机交付:本源量子国内唯一实现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交付,国盾量子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 操作系统:本源司南3.0支持任务批处理与量超协同计算,提升资源调度效率。
- 加密安全:PQC“抗量子攻击护盾”抵御量子计算攻击,格尔软件(603232)布局抗量子密码技术。
下游:应用场景拓展
领域 |
应用案例 |
商业价值 |
金融科技 |
优化投资模型效率提升300倍,接入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 |
信雅达(600571)布局算力服务 |
生物医药 |
ChemiQ工具加速药物分子模拟,缩短研发周期 |
中科曙光(603019)合作量子云安全 |
人工智能 |
全球首次真机运行十亿参数AI大模型微调任务 |
思必驰(未上市)获5亿元融资推进AI落地 |
流体动力学 |
完成全球最大规模量子仿真,用于航空航天设计 |
中国长城(000066)参与量子硬件生态 |
三、市场前景与增长动力
- 政策驱动
- 中国将量子技术纳入“十四五”前沿领域,2025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开辟量子新赛道。
- 深圳综改试点支持低空经济跨境合作,推动量子算力出口。
- 资本涌入
- 2025年全球量子领域投资达28.57亿元(同比翻倍),私募基金与产业巨头加速布局。
- A股量子计算板块(代码:02GN2303)市值1693亿,市盈率74.62,主力资金净流入1.79亿(2025/7/11)。
- 技术突破
- 纠错技术:微软Majorana 1降低错误率,谷歌Willow芯片实现指数级纠错。
- 下一代硬件:本源悟空2号研发中,目标提升比特数量与稳定性。
四、风险提示与投资策略
风险分析
- 技术风险:量子比特稳定性不足、纠错技术未成熟,产业化需10-20年。
- 市场风险:海外巨头垄断专利,国内企业盈利周期长(如国盾量子2024年量子计算收入增89.92%,但占比仍低)。
- 政策风险:国际技术封锁加剧,极低温设备进口受限。
投资策略
- 短期:关注技术合作与算力服务商(复旦复华600624、信雅达600571)。
- 中期:布局硬件核心企业(国盾量子688027、中科曙光603019)。
- 长期:押注量子-人工智能融合场景(如自动驾驶、材料设计)。
五、重点企业分析(A股)
企业 |
亮点 |
风险提示 |
国盾量子(688027) |
量子通信龙头,超导量子计算机部件供应商,参与国家标准制定 |
估值偏高(PE 74.62) |
中际旭创(300308) |
通过陕西先导基金间接持股本源量子,受益算力商业化 |
业务关联度间接 |
吉大正元(003029) |
抗量子密码技术领先,2025/7/11涨停(30.69元) |
市值较小,波动性大 |
西部超导(688122) |
超导材料供应商,量子芯片关键材料 |
技术替代风险 |
六、结论:把握国产替代与场景落地双主线
- 国产替代:优先布局芯片(国盾量子)、操作系统(本源生态)、加密技术(格尔软件)等卡脖子环节。
- 场景落地:金融、医药、AI领域已验证商业化价值,关注算力服务商与垂直应用合作方。
- 长期壁垒:关注量子纠错技术与比特规模突破,本源悟空2号、微软Majorana 1等进展为风向标。
数据来源:安徽省量子工程中心、IT桔子、上市公司公告(截至2025年7月)。
风险提示:量子计算仍处NISQ(含噪中等规模)阶段,技术迭代可能颠覆当前格局,建议动态跟踪核心指标(比特数、相干时间、错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