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各国央行持有的黄金数量能帮助我们洞察全球经济格局和金融战略。下面我将为你梳理主要国家/地区的黄金储备情况、近年来的趋势及其背后的原因。

排名 国家/地区 黄金储备量 (吨)​ 占外汇储备比例 主要特点
1 美国 8,133 71.33%-74.97% 美元信用体系的核心支撑,储备主要存放在肯塔基州诺克斯堡金库
2 德国 3,351-3,391 70.56% 欧洲最大黄金储备国,近年加速从海外运回黄金以强化本土安全
3 意大利 2,452 67.55% 储备以金条和金币形式存放,未因经济危机抛售储备
4 法国 2,437 68.61% 所有黄金储存在巴黎地下核防护金库,视黄金为“国家主权象征”
5 俄罗斯 2,332-2,385 约26%-28.14% 过去20年激进增持以应对西方制裁,用于对冲美元风险和对冲通胀压力
6 中国 2,264-2,292 约4.64%-4.9% 近年持续增持,与“一带一路”战略及人民币国际化目标相关
7 瑞士 1,040 41.7% 人均储备量全球前列,央行明确支持黄金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
8 日本 765-846 约1.9%-2.5% 储备量稳定,主要用于应对经济危机
9 印度 560-876 约8.97% 民间黄金需求旺盛,央行通过政策引导增加官方储备
10 荷兰 612 46.2% 曾要求从美国调回部分黄金,以增强本土控制力

注:数据综合了2024年至2025年4月的公开信息,不同来源的统计时间和方法略有差异,故部分数据存在范围区间。中国黄金储备占比远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 全球央行购金趋势

近年来,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从2022年到2024年,全球央行年度购金量连续三年均超过1000吨(2022年1082吨,2023年1037吨,2024年1180吨)。​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了166吨,达到历史高位。世界黄金协会的报告显示,​95%​​ 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将继续增加。

🔍 趋势解读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主要反映了以下几种趋势:

  1. ​“去美元化”与储备资产多元化​:为降低对美元单一资产的依赖和潜在风险,包括美国债务问题及其可能带来的制裁风险(例如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外汇储备遭冻结的事件警示了许多国家),许多央行转向增持黄金。
  2. 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在经济动荡、通胀高企及地缘政治紧张时期,能帮助央行维护金融稳定。
  3. 支持货币国际化​: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增加黄金储备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信誉和接受度,支持其国际化战略。
  4. 黄金地位的提升​:近期,​黄金在除美联储外的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占比已超过美国国债,这是自1996年以来的首次,标志着全球储备资产结构可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 总结

总体来看,尽管各国央行持有黄金的绝对数量差异很大(美国遥遥领先),但其战略重要性普遍受到重视。​增持黄金是目前许多央行,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央行的共同选择,这反映了对经济安全资产多元化货币独立的追求。

 

近年来,全球央行,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都在积极增持黄金。这背后,是大家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变化的深层考量。下面这张表格汇总了主要增持国家的情况,之后我们会聊聊背后的原因。

国家/地区 近年增持概况(截至2025年8月)​ 黄金储备总量(约数,吨)​ 占外汇储备比例
中国 自2022年四季度起持续增持,累计约344吨 2,296 4.64%-6.5%​
俄罗斯 2022年至今增持约400吨,年均约200吨 2,335-2,350 25.1%-32%​
印度 2022年四季度以来增持91吨 817-876 3.6%-8.7%​
波兰 2022年四季度至2025年增持220吨
土耳其 2024年进口黄金81吨​(同比增234%),2025年增持39.6吨 615 35.7%​
新加坡 2022年四季度至2025年增持66吨

🌍 ​全球趋势
2022年至2024年,全球央行年度购金量已连续三年均超过1000吨。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了166吨,处于历史高位。世界黄金协会的调查显示,​95%​​ 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将继续增加。

🔍 增持背后的主要原因

各国央行积极增持黄金,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对冲风险与“去美元化”需求​:这是最核心的动力。一方面,​美国债务占GDP比重已超120%​,以及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对等关税”政策等,引发了对美元信用和“美元武器化”的担忧。例如,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外汇储备遭冻结,警示了许多国家。另一方面,​美元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持续下降,从2001年的73%降至2024年的约57.8%。增持黄金成为减少对美元依赖、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的重要选择。
  2. 应对地缘政治动荡​:俄乌冲突、中东局势紧张等事件推高了避险情绪。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和“无国界资产”,能帮助央行应对国际关系中的不确定性,保障国家金融安全。
  3. 遏制国内通胀与货币贬值​:对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增持黄金也有助于应对国内压力。例如土耳其里拉暴跌和国内高通胀,使其大量购入黄金来稳定本币和价值。​埃及购金44吨应对镑币危机。黄金被视为对冲通胀和货币购买力下降的有效工具。
  4. 支持货币国际化与战略布局​: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增加黄金储备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信誉,支持其国际化战略,并与“石油人民币+黄金”结算等试点相关。此外,​将海外黄金运回本国储存​(如德国、荷兰)也体现了对资产控制权和安全的重视。

💎 总结

总而言之,近年来以中国、俄罗斯、印度、波兰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央行是全球黄金增持的“主力军”。这波购金潮,主要源于对美元信用和依赖的担忧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以及国内经济稳定需求等多重因素。

这反映了全球央行正在积极重塑国际储备格局,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多极化发展。尽管短期内金价可能有波动,但央行购金的需求预计仍将为金价提供长期支撑。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全球央行的“黄金热”。如果你对特定国家的策略或更详细的历史变化感兴趣,我很乐意提供更多信息。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