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楹(000035.SZ)是国内环保新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正从传统的环保业务向“环保+新能源”双引擎转型。下面我将从公司概况、财务表现、业务亮点、潜在风险及投资参考等方面,为你梳理一份简洁的分析参考。
🏢 公司概况
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12月31日,于1994年4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19年10月22日曾用名“中国科健有限公司”)。公司总部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严圣军。其核心业务为零碳环保新能源、智慧环境服务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具体涵盖垃圾焚烧发电、供汽供热、环保装备制造、新能源发电(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等。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省长质量奖获得者(2022年),并多次入选“《财富》中国500强”、“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及“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
📊 近期财务表现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出“营收微降,利润承压”的特点,但现金流状况良好:
财务指标 | 2025年上半年 | 同比变化 |
---|---|---|
营业总收入 | 25.77亿元 | -2.72% |
归母净利润 | 2.12亿元 | -41.25% |
扣非净利润 | 1.99亿元 | -41.7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 3.55亿元 | -34.48% |
基本每股收益 | 0.09元 | –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96% | -1.39个百分点 |
数据来源:中国天楹2025年半年度报告
- 营收与利润:营收同比小幅下滑2.72%,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大幅下滑超40%。这主要受项目结算周期、研发投入增加及新能源业务前期投入较大等因素影响。
- 现金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5亿元,虽同比下降34.48%,但绝对额仍较为健康,显示公司主营业务回款能力良好。
- 盈利能力: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96%,同比下降1.39个百分点,反映公司短期盈利能力面临压力。
- 分业务看:传统环保业务(供电及垃圾处理服务)营收占比48.79%,城市环境服务占比19.64%。新能源业务尚未贡献实质性收入。
🔬 业务亮点与成长空间
- “环保+新能源”双引擎战略:公司以传统环保业务为基石,积极向新能源领域拓展。
- 环保业务稳定增长:2024年处理生活垃圾849万吨,同比增长20%;上网电量21.97亿度,同比增长15%;蒸汽销售量达170万吨,同比增长177.35%。公司在越南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即将进入调试阶段,有望巩固其在东南亚市场的地位。
- 新能源业务前瞻布局:公司重点布局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目前在吉林辽源、黑龙江安达等地加速推进相关项目。计划2026年第一季度具备年产20万吨欧盟认证标准的电制甲醇能力,2030年目标提升至100万吨。其重力储能技术(如100MWh重力储能成套装备)被列入国家能源局重大技术装备名单,相关项目被评为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
- 技术研发与创新实力: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上涨60.28%。拥有等离子体熔融处理飞灰等核心技术,其垃圾焚烧排放指标优于欧盟2010标准。子公司已获得ISCC EU国际认证,为绿色氢基衍生物进入欧盟市场扫清壁垒。
- 全球化布局与战略合作:公司业务覆盖东南亚、欧洲、大洋洲,与霍尼韦尔(塑料回收)、国投电力、中国港湾、中国船燃等多家巨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技术出海(如向越南、新加坡、法国提供垃圾焚烧解决方案)和并购(如曾并购西班牙Urbaser公司),构建了全球业务网络。
⚠️ 潜在风险
- 新能源业务的不确定性:公司新能源业务(如重力储能、绿氢制甲醇)尚处于投入期,还未贡献实质性收入。这些项目投资巨大,技术迭代快,其未来商业化进展、盈利能力以及能否成功转化为新的增长曲线存在不确定性。
-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超40%,加权平均ROE处于较低水平。如何平衡短期业绩压力与长期战略投入,是公司需要面对的问题。
- 项目投资与资金压力:新能源项目资本开支需求大,可能对公司现金流和负债水平构成压力。尽管当前经营现金流尚可,但需关注未来投资活动的资金安排。
- 海外运营风险:公司业务遍布多国,可能面临地缘政治、汇率波动、海外政策法规变化等风险。
💡 投资参考建议
综合来看,中国天楹作为国内环保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传统业务稳健,并正积极探索向新能源转型升级,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 对于短期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后续季度业绩能否改善、传统环保项目的运营效率(如蒸汽销售) 以及越南等海外项目的投产进度。
- 对于中长期投资者:可以更多关注公司新能源项目(如重力储能、绿氢制甲醇)的落地进度和商业化兑现能力、技术研发成果的转化效率以及全球化战略带来的协同效应。
请注意:股市投资存在风险,本回答基于公开信息梳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你务必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