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津铺子(002847.SZ)深度价值分析报告
**——零食自主制造龙头,从“品类扩张”到“效率升级”**
一、核心定位:自主制造驱动的全品类零食平台
- 模式差异:区别于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的品牌代工模式,盐津以自主生产为核心(85%+产品自产),掌控供应链成本与品质。
- 品类战略:从蜜饯起家,逐步拓展至烘焙(蛋糕、薯条)、辣卤(鱼豆腐、魔芋爽)、果干三大核心品类,形成“休闲零食全家桶”。
- 渠道变革:从传统散装称重转向“定量装+散装结合”,适配商超、零食量贩店、电商全场景。
二、增长三引擎:品类×渠道×效率
驱动维度 | 战略动作 | 成效与潜力 |
---|---|---|
品类扩张 | 烘焙→辣卤→果干三曲线迭代 | 辣卤/烘焙占比超60%,毛利率35%+(高于行业均值) |
渠道改革 | 拥抱零食量贩店(零食很忙、赵一鸣) | 量贩渠道营收占比从5%→25%(2023年) |
供应链提效 | 全国4大生产基地,自动化产线 | 人均产值年增15%,运输半径覆盖全国 |
三、财务模型优化:从扩张到盈利
- 毛利率行业领先:35%+(2023年),因自产模式减少代工分层加价。
- 费用率持续改善:
- 销售费用率从25%→20%(规模效应+渠道结构调整);
- 管理费用率稳定在5%(数字化管理提效)。
- ROE回升:从2021年低谷8%升至2023年15%,净利率从3%→10%+。
四、核心竞争优势(护城河)
- 自主制造壁垒
- 湖南/河南/广西生产基地覆盖核心市场,响应速度比代工快30%;
- 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抗风险能力更强(如棕榈油价格波动)。
- 品类创新机制
- 每年推出50+新品,爆款率10%(如魔芋爽、芝士蛋糕);
- 研发费用率3.5%(高于行业2%),侧重口味与工艺改良。
- 渠道适配能力
- 定量装打入商超货架,散装专供零食量贩店,避免渠道冲突;
- 与零食很忙等头部渠道深度绑定(专供产品开发)。
五、增长潜力与天花板
- 量贩渠道红利:零食很忙/赵一鸣等门店数年增50%+,盐津作为核心供应商同步扩张。
- 品类渗透空间:
- 烘焙:替代早餐场景,市场空间超2000亿;
- 辣卤:佐餐/休闲场景,年增速20%+。
- 区域扩张:华中大本营(占比45%)→华东/华南(2023年增速30%)。
六、风险提示
- 渠道依赖风险:零食量贩店占营收25%,若渠道内卷加剧(价格战),可能压榨供应商毛利。
- 新品孵化不及预期:辣卤赛道竞争白热化(卫龙、麻辣王子夹击)。
- 原材料成本波动:棕榈油/面粉占成本40%,价格波动影响毛利率(2022年因棕榈油涨价毛利率下滑5pct)。
七、估值与投资策略
- 估值基准(2024E):
- 营收:45亿元(+25% YoY);净利润:4.5亿元(+30% YoY);
- 对应PE 25x(行业平均30x),存在低估空间。
- 催化因子:
- 零食量贩店持续扩张(如零食很忙IPO);
- 新品大单品验证(如果干系列);
- 棕榈油价格回落释放利润弹性。
八、投资结论:效率红利期的成长标的
- 短期看渠道:绑定零食量贩店高增长,营收确定性高;
- 中期看品类:辣卤/烘焙第二曲线放量,毛利率稳中有升;
- 长期看效率:供应链全国化布局,费用率下行释放利润。
策略建议:当前估值处于转型成果兑现初期,逢低布局产能释放与渠道渗透红利,关注季度毛利率与量贩渠道收入增速。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渠道调研数据、行业专家访谈(202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