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阵CT是中国企业纳米维景(NanoVision)自主研发的革命性医学影像设备,通过颠覆传统CT的机械旋转架构,实现了成像精度和效率的跨越式突破。以下是其核心特点及进展的详细分析:


⚙️ ​1. 技术原理创新:从机械旋转到“光学旋转”​

  • 静态阵列设计​:传统CT依赖球管-探测器的机械旋转扫描,而相控阵CT采用 ​24套一体化射线源阵列64个探测器模组组成的双环结构,通过电子时序控制射线源依次脉冲曝光,无需物理旋转,实现“光学旋转”扫描。
  • 分布式热容技术​:24个射线源轮流工作,每个仅承担1/24的曝光时间,散热时长远超产热时长,彻底解决传统球管散热难题,显著缩小设备体积。
  • 突破物理极限​:消除机械离心力限制,扫描速度达0.08秒/圈,时间分辨率提升3倍,空间分辨率提升64倍。

🚀 ​2. 性能突破:重新定义成像精度

  • 超高分辨率​:最薄扫描层厚达0.1mm​(部分资料称0.165mm),像素分辨率3072×3072​(传统CT为512×512),单患者数据量高达20GB,可清晰显示4mm肺结节及其周围微血管。
  • 探测器革新​:采用光子流探测器共晶材料,利用全反射原理定向传播可见光,无需物理分割探测器单元,消除“探测器排”概念,空间分辨率达25LP/cm​(MTF=10%)。
  • 剂量优化​:脉冲式曝光结合AI重建算法,辐射剂量降低50%以上。

🏥 ​3. 临床价值:推动精准医疗变革

  • 早期病灶诊断​:
    • 肺结节​:突破国际指南6mm界限,4mm结节细节清晰可见,助力肺癌超早期诊断。
    • 肝癌手术​:精准显示微小滋养血管(普通CT无法识别),指导扩大切除范围,有望将术后5年复发率从70%~80%显著降低。
  • 心脏与骨科应用​:超高时间分辨率消除心脏运动伪影,支持冠脉高清成像;骨微结构成像为骨质疏松全程管理提供新工具。

📍 ​4. 落地进展与国产化突破

  • 全球首台落地上海​:2025年8月12日,首台相控阵CT于上海瑞金医院进入临床试用,由纳米维景全自主研发,核心部件(光子流探测器、窄脉冲高压发生器等)100%国产化。
  • 注册进程​:已完成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底获批Ⅲ类医疗器械证;下一代“复眼36”研发中,目标实现微米级成像。

⚠️ ​5. 挑战与未来方向

  • AI赋能必要性​:海量数据需专用AI算法处理。纳米维景正与国内企业合作开发适配超高分辨率影像的AI工具,以提升医生阅片效率。
  • 技术迭代前景​:结合介观/微观成像,推动医学影像从解剖结构向细胞级信息探查迈进,开启前瞻性研究新纪元。

💎 ​总结

相控阵CT通过阵列式静态扫描分布式热管理光子流探测器三大革新,突破传统CT物理极限,不仅实现国产高端医疗装备的“卡脖子”技术突围,更以超高精度影像重构疾病早期诊断与手术规划标准。随着临床验证深入及AI协同优化,其有望引领全球医学影像进入介观时代。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

乾行致远,匡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