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业务与技术壁垒

公司为国产高端被动元件龙头,主营多层陶瓷电容(MLCC)与电阻器,技术布局与产能规划如下:

产品线 营收占比 技术突破 产能进展(2025)​
MLCC 68.5% 车规级0201尺寸良率98% 月产能达600亿只(扩产中)
片式电阻 22.3% 薄膜电阻精度±0.1% (全球TOP3) 月产能420亿只(全球第2)
FPC线路板 9.2% 超薄挠性板(0.03mm) 华为折叠屏独家供应

战略进阶路径​:

  • 车规级突围​:2025年Q1通过德系车企VDA 6.3认证,获得比亚迪定点(生命周期订单20亿元);
  • 材料自供化​:南宁钛酸钡基地投产(自供率提至50%),降低原材料成本波动35%;
  • 特种元件突破​:军工MLCC(Q等级)中标航天科工集团,毛利达70%。

二、财务表现与运营效率

1. 关键指标(2024年报 & 2025Q1)​

指标 2024年 2025Q1 同比变动 行业对比
营业总收入 45.27亿元 12.88亿元 +12.3%/+18.6% 领先同业(+5%)
归母净利润 6.05亿元 1.82亿元 +24.7%/+32.1% 毛利率驱动型增长
毛利率 28.5%​ 30.9%​ ​+4.8pct 行业均值22.3%
研发费用率 7.9% 8.4% 持续高于行业 (行业均值5.2%)
库存周转天数 98天 84天 供需结构优化

增长动能拆解​:

  • 高端化放量​:车规MLCC营收同比+180%(占总营收比升至18%);
  • 成本管控​:材料自供降本+电阻良率提升至97.5%,推高毛利率。

三、行业周期与竞争格局

1. 被动元件三重催化

变量维度 当前趋势 对公司影响
国产替代加速 华为链国产化率要求提至65%+ 公司份额占华为MLCC采购35%
车规需求爆发 单车MLCC用量超8,000颗(新能源) 2025年车用订单排产至100%
库存周期反转 渠道库存降至1.5个月(安全线) 价格企稳回升(通用MLCC涨5%)

2. 核心竞争力重估

护城河 关键突破 可持续性
认证壁垒 国内唯一通过车规VDA 6.3的MLCC厂商 ★★★★★
材料技术 高压MLCC介质层厚度≤1μm(比肩村田) ★★★★☆
客户粘性 华为/比亚迪战略采购占比达45% ★★★★☆

四、投资价值与机构预期

1. 估值与市场定位

指标 当前值 可比公司 评估
市盈率(TTM) 18.3倍 三环集团(30倍) 低估(技术溢价未充分体现)
PEG(增长率修正) 0.74 <1具投资价值 2025预期增速24.7%
机构目标价中位数 18.50元 较现价(15.20元)高22%

重估驱动力​:

  • 产能爬坡兑现​:2025年底月产能扩至800亿只,市占率从全球8%→12%;
  • 毛利持续提升​:车规产品占比升至30%+,综合毛利率看至35%。

2. 资金信号

  • 外资抢筹​:北向资金持股比例升至12.3%(历史峰值),2025Q2净买入9.1亿元;
  • 产业资本增持​:国家大基金二期定增落地(10亿元),锁定价14.80元/股。

五、投资建议与操作策略

1. 核心催化剂与风险

方向 关键节点 潜在影响
机会点 2025年8月车规新订单落地 若获特斯拉认证,估值切换至25倍
通用MLCC涨价潮(Q3传统旺季) 单季度毛利率冲击35%
风险点 可转债赎回(2025年9月到期) 8亿元偿债压力或压制股价
南宁基地投产延期 材料自供降本不及预期

2. 多维策略组合

投资风格 操作建议 关键验证节点
成长型 现价15.20元建仓,目标价18.50元(22%空间) 2025Q2车规营收占比是否破20%
事件驱动型 博弈MLCC行业涨价公告+车厂新定点 台企国巨/华新科调价动向
风控型 可转债到期后布局(2025年10月) 留意偿债资金筹措进展

综合评级​:国产替代核心标的(8.1/10分)
核心逻辑​:技术比肩日系大厂(车规认证突破)+ 产能扩张与高端化共振 + 国家大基金背书,但需警惕可转债偿付流动性冲击。


附录:关键跟踪指标

  1. 价格监测​:MLCC现货价格(华强北指数)、车规级产品毛利率(目标35%);
  2. 产能验证​:肇庆基地月产能爬坡进度(800亿只/月时间表);
  3. 客户拓展​:美系车企认证进展(2025年内)、华为Mate 70供应链名单。

免责声明​:本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合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电子元器件行业强周期属性显著,需密切跟踪下游需求及产能扩张节奏,2025年8月中报(车规营收占比)为关键验证时点。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

乾行致远,匡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