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概况

 

创耀(苏州)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 2006 年成立,2022 年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股票代码:688259) 。公司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一家专注于通信核心芯片研发、设计与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通信芯片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

 

公司核心业务涵盖通信芯片与解决方案业务以及芯片版图设计服务及其他技术服务两大板块。在通信芯片与解决方案业务方面,产品主要包括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与解决方案、接入网网络芯片与解决方案等。在智能电网领域,公司支持的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厂商是国家智能电网 PLC 芯片主要供应商,其送检的双模通信芯片相继通过首批国网计量中心试验检测,取得芯片级互联互通检测报告,并在国家电网 HPLC+HRF 高速双模产品招标中持续中标、实现批量供货,为智能电网的稳定通信与数据传输提供了关键支撑 。在家庭终端接入领域,公司的接入网网络芯片确保了家庭宽带接入的稳定与高速,保障用户畅享网络服务。于工业控制领域而言,该芯片能够满足工业设备间高效、稳定的通信需求,助力工业生产顺畅运行 。

 

在芯片版图设计服务及其他技术服务板块,芯片版图设计作为芯片全流程设计的关键环节,公司凭借先进的工艺节点设计能力,能够将逻辑电路精准转换为物理信息的几何图形,对芯片功能实现、性能及工艺成本起着决定性作用,且在高端芯片设计需求的满足上表现出色 。公司凭借自身技术实力,成为国内少数几家同时具备物理层核心通信算法和大型 SoC 芯片全流程设计能力的规模企业之一 。

二、财务分析

(一)营收与利润

 

从近三年财务数据来看,公司业绩呈现出一定的波动。2022 – 2024 年期间,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9.32 亿元,归母净利润 9102.27 万元 ,当年业绩增长显著,主要得益于通信市场需求增长以及公司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然而,2023 年营收降至 6.61 亿元,同比下降 29.05%,净利润为 5843.92 万元,同比下滑 35.80% ,业绩下滑主要受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导致产品销售受阻。进入 2024 年,经营状况依然面临挑战,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5.93 亿元,同比下降 10.33%,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6023.6 万元,同比增长 3.07%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公司在成本控制、费用管理等方面的努力,以及部分业务板块的结构优化。从单季度数据来看,2024 年第三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 1.43 亿元,同比下降 10.0%,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1191.88 万元,同比上升 99.57% ,显示出公司在部分季度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实现了利润的显著增长,但营收增长的持续性仍需关注。

(二)资产负债

 

资产结构上,以 2024 年三季度末数据为例,公司资产构成较为稳健。流动资产占比较高,其中货币资金为公司日常运营、研发投入、市场拓展等提供了充足资金保障;应收账款反映了公司销售规模,随着营收变化而波动,需加强账款回收管理,确保资金回笼效率,维持良好资金链。固定资产主要涵盖研发与生产相关设备、办公设施等,是公司持续运营的硬件基础。在负债方面,公司资产负债率处于合理水平,2024 年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为 22.29% ,这表明公司偿债压力较小,财务风险可控,且在有合适投资项目或业务拓展需求时,具备一定的债务融资空间 。

(三)现金流

 

经营活动现金流层面,2024 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34.68 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较多,可能与营收下滑导致销售回款减少、研发投入增加以及业务拓展费用上升等因素有关。投资活动现金流主要围绕公司对外投资、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展开,公司在技术研发、产能提升等方面有所投入,如对研发设备的购置、对相关技术企业的战略投资等,以提升公司长期竞争力。筹资活动现金流受公司上市融资、分红等因素影响,上市后通过股权融资募集大量资金,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大资本支持,后续也依据经营状况进行分红,回馈股东 。

三、行业竞争格局

(一)行业现状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作为半导体产业的核心环节,是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石,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众多领域,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紧密相关。随着 5G 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低功耗的集成电路需求持续增长,推动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 IC Insights 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集成电路设计市场规模达到 1375 亿美元,预计到 2028 年将增长至 183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5.8% 。在国内,随着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不断落地,国内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已成为全球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竞争态势

 

在全球通信芯片市场,竞争格局较为集中,高通、博通、联发科等国际芯片巨头凭借先进技术、强大研发实力、广泛客户资源以及完善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在高端芯片市场处于主导地位 。创耀科技作为国内通信芯片领域的重要企业,与国际巨头相比,在技术研发投入、全球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在特定细分领域具备独特竞争优势。公司在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和接入网网络芯片领域深耕多年,掌握了核心技术,产品在国内市场获得了众多客户认可,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在国内通信芯片市场,除创耀科技外,还有紫光展锐、中兴微电子等企业,国内企业之间竞争也较为激烈,不过在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国内企业共同面临着国产通信芯片市场份额提升的机遇 。

四、未来发展前景与风险

(一)前景机遇

 

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如对集成电路企业的税收优惠、研发补贴、产业基金支持等,为创耀科技这类企业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有助于公司获取更多资源,加速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布局新技术领域,如星闪芯片。星闪芯片相比传统蓝牙、WiFi 和 NFC 等技术,具有低时延、高速率、抗干扰、高可靠、高并发、精定位等优势,目前已应用于消费类产品,如无线鼠标、键盘、穿戴设备等,后续还将拓展至车载、工业控制等领域,随着星闪技术生态的完善,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市场拓展上,随着物联网、智能电网、5G 通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通信芯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可凭借现有产品优势和客户基础,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公司营收规模 。

(二)风险挑战

 

技术研发风险较大,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快,若公司不能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或在关键技术研发上进度滞后,如在新一代通信芯片技术、先进制程工艺适配等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可能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 。市场竞争风险加剧,国际芯片巨头不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凭借品牌、技术、产品等优势,与国内企业展开激烈竞争;同时,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若创耀科技不能及时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可能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此外,国际贸易摩擦风险也不容忽视,集成电路产业是国际贸易摩擦的重点领域,若贸易摩擦加剧,可能对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供应链稳定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如限制公司产品出口、影响关键原材料和技术的进口等 。

五、估值分析

 

采用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估值方法对创耀科技进行评估。从 PE 角度,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市盈率,结合创耀科技当前业绩及未来增长预期给予一定倍数。假设同行业平均 PE 为 80 倍(行业平均 PE 处于动态变化中,此处仅为示例),以公司 2024 年净利润 6023.6 万元计算,合理市值约为 48.19 亿元,对应股价约为 43.14 元(公司总股本 1.12 亿股) 。从 PB 角度,依据公司最新资产数据计算市净率,假设每股净资产为 13 元(实际需依据财报精确计算),参考行业平均 PB 3.5 倍,合理股价约为 45.5 元 。综合两种估值方法,并考虑到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实力、市场地位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给予一定估值溢价,若当前股价处于 40 – 50 元区间,或处于相对合理范围,但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对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判断等因素,谨慎评估是否进行投资 。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

乾行致远,匡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