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天恒(688506.SH)是一家从传统化药成功向创新生物药转型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其投资价值核心在于全球领先的双抗ADC技术平台和创纪录的海外授权合作。下面我将结合其2025年的最新情况,为你梳理其基本面。
📊 核心数据一览(截至2025年中报及最新动态)
方面 | 详情(2025年上半年及最新进展) |
---|---|
公司名称 | 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上市时间/代码 | 2023年1月6日 / 上交所科创板 688506.SH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 | 1.71亿元 (同比 -96.9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 -11.18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 | -11.76亿元 |
2024年营业总收入 | 58.23亿元 (同比 +936.3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 | 37.08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 | 10.39亿元 (同比 +90.74%) |
核心产品进展 | BL-B01D1(全球首创EGFR×HER3双抗ADC)在中国和美国开展超30项临床试验,其中9项进入III期 |
最新融资计划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募资不超过37.64亿元,已获证监会同意注册 |
港股进展 | H股发行上市申请已于2025年7月21日失效 |
🏢 公司概况与战略转型
百利天恒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四川成都温江区,于2023年1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朱义。公司最初以化学仿制药和中成药起步(拥有29种获批药品),2010年前后开始向创新药转型,并通过在美国西雅图设立子公司SystImmune布局前沿生物药研发,成功转型为一家聚焦肿瘤治疗的创新药企 。
公司的核心战略是 “以仿养创” ,即用化药和中成药业务产生的现金流,反哺创新生物药的研发。2023年12月,公司与全球药企巨头百时美施贵宝(BMS)就核心产品BL-B01D1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首付款达8亿美元,潜在总交易额高达84亿美元,创下中国创新药单品出海授权纪录,标志着公司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 。
📉 财务表现分析
公司业绩因巨额授权收入及高研发投入呈现剧烈波动,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著承压:
- 收入与利润大幅下滑: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71亿元(yoy -96.92%),归母净利润-11.18亿元(yoy +123.96%,亏损额已超2023年全年)。业绩下滑主要因2024年同期确认了BMS的8亿美元首付款收入,垫高了基数 。
- 传统业务持续萎缩:剔除授权收入后,公司化药和中成药制剂业务收入持续下滑,2024年该部分收入仅4.9亿元,2025年上半年传统业务收入创近五年新低,显示其“以仿养创”模式面临挑战 。
- 研发投入持续高企: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高达10.39亿元(yoy +90.74%),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极高。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在研项目累计投入已达33.96亿元 。
- 现金流状况: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34亿元,反映出公司主营业务现金流因巨额研发投入而持续流出 。
💡 核心投资亮点
- 技术平台全球领先,双抗ADC具首创性
公司的核心产品BL-B01D1是全球首创的EGFR×HER3双抗ADC药物,也是首个成功出海的国产双抗ADC新药。目前该药在中国和美国开展超30项临床试验,覆盖10多种肿瘤适应症,其中9项已进入III期临床,有望成为泛肿瘤治疗的基石药物 。 - 出海合作创纪录,国际化能力获验证
与BMS的84亿美元合作不仅带来了巨额首付款,更关键的是证明了公司的研发成果获得了国际顶尖药企的认可。根据协议,BMS将负责BL-B01D1在全球(除中国大陆外)的开发与商业化,公司可从中获得里程碑付款和分级特许权使用费,未来潜在收入空间巨大 。 - 研发管线深厚,梯队布局清晰
公司拥有15款临床阶段创新药及2款IND受理阶段药物,在全球开展近90项临床试验。其中3款已进入III期注册临床阶段(包括2款ADC和1款双抗)。公司已建立HIRE-ADC、GNC、SEBA等四大创新技术平台,具备每年推进3-5个新管线进入全球临床的能力 。 - 融资渠道多元,保障研发续航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资本运作。其37.64亿元的A股定增计划已获证监会同意注册,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创新药研发 。虽然H股发行申请暂时失效,但公司表示仍将根据情况推进,以期搭建“A+H”双融资平台,为国际化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
⚠️ 潜在风险与挑战
- 业绩高度依赖单一产品授权:2024年业绩暴增完全得益于BL-B01D1的授权收入,该产品后续开发及商业化进展将直接决定公司能否持续获得里程碑款项。若合作出现波折,将对业绩产生巨大影响 。
- 传统业务萎缩,现金流压力巨大:化药和中成药业务收入持续下滑,已无法支撑庞大的研发开支。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为-11.34亿元,公司需持续依赖外部融资来维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 。
- 创新药研发固有高风险:创新药研发周期长、失败率高。公司多条管线仍处于早期临床阶段,最终能否成功获批上市存在不确定性 。
- 高研发投入导致持续亏损:公司在创新药实现规模化销售前,预计将持续亏损。2025年上半年亏损已超11亿元,且公司提示2025年将继续处于亏损状态 。
💎 总结
综合来看,百利天恒是一家凭借尖端技术平台和重磅出海合作实现价值重估、但短期业绩因高研发投入而承压的生物科技公司。
对于投资者而言:
- 若你看好中国创新药出海的长远前景,并能承受生物科技公司固有的高投入、长周期、高波动特性,那么百利天恒的全球技术领先性和巨大的海外合作潜力值得关注。
- 投资时需重点关注:BL-B01D1等核心管线的临床试验进展与数据读出、与BMS合作的里程碑款项到位情况以及公司现金流状况与融资进展。
📌 请注意:以上分析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