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华通(688339.SH)作为中国氢能产业的先行者和“氢能第一股”,其发展历程与行业前景紧密相连。以下是对该公司核心情况的梳理。

核心维度 要点概览
公司名称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 688339.SH(科创板),02402.HK(港交所)
成立与上市时间 成立于2012年,2020年8月于科创板上市,2023年1月在港交所上市
核心业务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市场地位 国内燃料电池系统领域的龙头企业,被誉为“中国氢能第一股”
最新财报(2025年中报)​ 营业收入7192.93万元,同比下降53.25%;归母净利润-1.63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5.51%

🔬 业务与技术亮点

亿华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全产业链布局之上。

  • 技术产品迭代​:公司持续进行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产品功率覆盖范围广。2024年底,公司发布了300kW(M30+)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其质量功率密度突破900W/kg,零部件国产化率达100%,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公司也在积极布局PEM电解水制氢设备和氢能热电联供等新业务,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 产业链布局​:亿华通不仅专注于燃料电池系统,还通过子公司涉足电堆、双极板等核心零部件,致力于构建纵向一体化的产品体系。公司曾计划收购上游制氢企业以增强供应链稳定性,但该计划已于2025年9月终止。
  • 市场与合作​:公司深度绑定国内主流商用车企,如宇通客车、北汽福田等,联合开发了多款氢燃料车型。公司也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燃料电池客车的核心供应商,积累了宝贵的商业化运营经验。

📉 财务表现与挑战

尽管技术领先,亿华通的财务表现反映出氢能行业在商业化初期的普遍挑战。

  • 持续亏损​:公司上市以来尚未实现盈利。2025年上半年,营收大幅下滑,亏损额进一步扩大。这主要源于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政策空窗期导致市场需求阶段性下滑,以及公司为控制现金流而采取的审慎销售策略。
  • 成本压力​:三费(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占营收的比例高达174.66%,给公司带来沉重的成本压力。同时,公司为应对技术快速迭代,对部分存货计提了减值损失,也侵蚀了利润。
  • 现金流承压​: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虽同比改善,但仍为负值(-3455万元),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运营资金依赖外部融资。

💎 总结与投资展望

亿华通是一家典型的 ​​“高成长性”与“高风险性”并存的赛道型公司。

其核心投资价值在于:

  1. 国家战略支持​:氢能是“双碳”目标下的重要方向,长期受益于政策扶持。
  2. 技术龙头地位​:在燃料电池系统领域拥有先发优势和深厚技术壁垒。
  3. 全产业链布局​:纵向一体化布局有助于提升长期竞争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同时,主要风险点在于​:

  1. 政策依赖性​:短期业绩对各地示范推广政策的节奏非常敏感,波动巨大。
  2. 行业降本速度​:氢能全产业链(制、储、运、加、用)的成本下降速度是否足以支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存在不确定性。
  3. 公司自身盈利困境​:在行业爆发前,公司能否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改善现金流,渡过漫长的市场培育期,是最大的考验。

未来的关键看点在于:氢能行业扶持政策的持续性和力度、公司大功率产品带来的毛利率改善情况,以及公司在制氢、储能等新业务领域的拓展成效。

希望这份分析能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亿华通。如果你对氢能产业链的其他环节或者公司的某个具体方面有更深入的兴趣,我们可以继续探讨。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