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关于巨化股份(600160.SH)的综合分析,基于最新财务数据、业务布局及行业趋势:
🏭 一、公司概况与核心业务
- 基本定位
- 主营业务:聚焦氟化工产业链,覆盖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氟精细化学品等,产品应用于空调、新能源、电子等领域。
- 行业地位:全球制冷剂龙头,国内唯一拥有第一至四代全系列制冷剂的企业,第三代制冷剂(HFCs)配额占全国39.6%(29.98万吨),第二代(HCFCs)占26.1%(3.89万吨)。
- 技术实力:2023-2024年研发投入均超10亿元,拥有专利751项(含国外专利50项)。
- 产能与布局
- 第四代制冷剂:HFO-1234yf产能8000吨/年,计划新增近5万吨产能,巩固技术优势。
- 循环经济:氯碱化工、煤化工等配套产业形成一体化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
💹 二、财务表现与业绩爆发
- 2025H1业绩预增
- 净利润:预计19.7亿~21.3亿元(同比+136%~155%),扣非净利19.5亿~21.1亿元(同比+146%~166%),创历史新高。
- 量价分析:
- 制冷剂:外销量15.46万吨(同比-4.19%),均价39,372元/吨(同比+61.88%),营收60.87亿元(同比+55.09%)。
- Q2加速:制冷剂均价环比+9.09%至40,911元/吨,单季净利环比+44%~63%。
- 其他业务:氟化工原料营收+23.16%,含氟精细化学品营收+26.22%。
- 财务健康度
- 低负债:2024年资产负债率31.25%,经营现金流净额27.65亿元(同比+25.88%)。
- 分红稳定: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9.73亿元,分红率36.27%。
🚀 三、成长驱动因素
- 制冷剂景气周期延续
- 政策驱动:二代制冷剂配额削减、三代配额制落地,库存消化充分叠加下游需求旺盛,价格持续上涨。
- 价格趋势:2025年7月主流产品R32/R134a价格达53,500/50,000元/吨,年内涨幅23%/22%。
- 高端材料与国际化
- 含氟聚合物:应用于新能源车电池包、半导体等领域,需求快速增长。
- 海外扩张:三季度出口订单价格持续上行,东南亚市场加速渗透。
⚠️ 四、风险提示
- 政策变动风险:制冷剂配额政策调整或出口关税变化可能影响盈利。
- 原材料波动:原材料(萤石、氢氟酸)价格波动挤压毛利率(2025Q1毛利率28.42%)。
- 产能投放延迟:第四代制冷剂新增产能若不及预期,可能错失技术升级红利。
💰 五、估值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
- 券商一致预期:2025年归母净利44.07亿元(同比+124.9%),2026年50.92亿元(+15.5%),对应PE 22.3/19.3倍(2025E/2026E)。
- 估值水平(截至2025/8/25)
指标 当前值 行业对比 股价 34.69元 — 总市值 936.54亿元 — 滚动PE 38.10倍 行业平均50.75倍 市净率 5.03倍 行业中值2.57倍 - 配置策略
- 短期:关注Q3制冷剂价格走势及额外配额调增(最高+10%)。
- 长期:布局第四代制冷剂产能释放及含氟新材料放量,目标价45-50元(对应2025年30倍PE)。
💎 总结
巨化股份凭借 制冷剂配额垄断 + 技术壁垒 + 低负债优势,充分受益行业景气周期。短期业绩爆发明确,中长期看第四代制冷剂与高端材料成长性。当前估值低于行业均值,若H2价格维持高位,PE有望向30倍修复。
风险提示:政策扰动、原材料成本超预期、新产能投产延迟。
制冷剂配额核心数据
产品类型 | 公司配额 | 全国占比 | 竞争壁垒 |
---|---|---|---|
第三代制冷剂(HFCs) | 29.98万吨 | 39.6% | 绝对龙头,定价权显著 |
第二代制冷剂(HCFCs) | 3.89万吨 | 26.1% | 配额削减推升价格 |
第四代制冷剂(HFOs) | 0.8万吨+扩产 | 技术领先 | 抢占下一代技术高地 |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生态环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