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投资亮点

  1. 业绩爆发式增长
    • 2025H1业绩​:营收12.64亿元(同比+58.04%),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466.71%),扣非净利润1.22亿元(同比+507.59%)。
    • 增长驱动​:储能温控业务收入6.81亿元(同比+87%),占营收54%;电力电子装置温控产品收入8.19亿元(同比+77.48%)。
    • 盈利质量优化​:毛利率23.65%(同比+2.77pct),净利率提升至10.8%(25Q1)。
  2. 三大核心业务协同发力
    • 储能温控​:绑定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头部客户,受益全球储能装机高增(1H25中国储能企业海外订单163GWh,同比+246%)。
    • 数据中心液冷​:推出冷板式/浸没式全套方案,合作科华数据、东莞泰硕,切入AI算力产业链,千亿级市场空间可期。
    • 半导体温控​:高精度设备(±0.02℃)供货北方华创、芯碁微装,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3. 全球化布局深化
    • 东南亚建厂​:投资400万美元在泰国设生产基地,规避关税风险,加速响应海外需求。
    • 德国子公司​(ATF)拓展欧洲市场,境外收入占比6.26%(2025H1),未来提升空间显著。

二、业务与财务深度分析

1. 业务结构优化,高增长赛道占比提升

业务板块 2025H1收入(亿元) 占比 同比增速 毛利率
电力电子装置温控 8.19 64.78% +77.48% 20.01%↑
数控装备温控 3.89 30.82% +24.54% 28.75%
储能温控 6.81 53.9%* +87%
*注:储能业务分散于电力电子及液体恒温设备中,实际占比超50%。

2. 财务指标健康,成长能力突出

  • 现金流压力​:经营现金流净额-1.01亿元(主因应收账款增至8.16亿元,占净利润比例517%),但客户多为优质企业(如宁德时代),回款风险可控。
  • 研发投入​:5324万元(同比+16%),专利239件,研发人员占比14%,支撑技术护城河。
  • 分红政策​:上市后累计分红2.9亿元,2024年分红占净利润55.2%,制定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三、未来增长动能

  1. 行业红利驱动
    • 储能温控​:2025年全球新型储能装机CAGR达26.5%,液冷渗透率从30%升至45%,公司份额18%(行业第二)。
    • 数据中心液冷​:AI算力需求爆发,液冷市场CAGR≈59%(2027年达1020亿元),公司绑定腾讯、字节跳动等客户。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国内晶圆厂扩产潮,数据中心液冷需求激增。
  2. 产能与订单保障
    • 产能利用率超90%​,三大基地(总300亩)支撑50亿营收规模,储能热管理项目已投产。
    • 订单充足​:储能领域绑定头部客户,数据中心获字节跳动、腾讯订单,半导体设备切入北方华创供应链。

四、风险提示

  1. 短期盈利压力
    • 竞争加剧​:储能液冷价格下行(2Q25毛利率环比-3.29pct),新进入者增多压缩利润空间。
    • 原材料波动​:铜、铝成本占比超50%,若涨价可能挤压毛利率。
  2. 中长期技术迭代与回款风险
    • 技术路径变更​:浸没式液冷若替代冷板式,研发滞后可能导致丢单。
    • 应收账款管理​:占营收41.3%(2024年末),需优化信用政策。

五、估值与投资建议

1. 业绩预测

年份 营收(亿元) 同比增速 净利润(亿元) 同比增速 PE(倍)
2025E 30.2~31.4 39%~41% 2.70~2.89 87%~123% 24~28
2026E 42.0~43.7 38%~41% 4.36~4.45 54%~61% 16~19
数据来源:国金证券、国盛证券、天风证券预测。

2. 投资建议

  • 短期​:受益储能+数据中心订单放量,2025年净利润增速有望超80%,目标价对应PE 35倍(现价PE TTM 49.7,处于历史56.9%分位)。
  • 长期​:三大业务协同驱动,2027年市值有望突破200亿元(当前148.5亿元),对应3年CAGR 30%↑。
  • 策略​:
    → ​乐观情景​(毛利率修复至25%+、数据中心订单落地):逢低布局,目标价100~110元。
    → ​谨慎情景​(原材料涨价、回款延迟):关注Q3现金流改善信号,回调至70元以下增持。

核心结论​:公司依托储能基本盘+数据中心第二曲线+半导体增量,成长确定性高,但需跟踪毛利率与应收账款变化,建议分步建仓,中长期持有。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

乾行致远,匡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