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概况与核心业务

1.1 公司基本背景

东岳硅材(股票代码:300821.SZ)成立于2006年12月28日,于2020年3月1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是一家专注于有机硅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作为国内有机硅行业龙头企业,拥有从金属硅粉加工到有机硅单体、中间体及下游深加工产品的一体化产业链。公司具备年产60万吨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能力,按聚硅氧烷产能计算,位列有机硅行业全球前十、中国第四,市场份额达到15.5%。

公司控股股东为东岳氟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4.40%,股权结构相对稳定。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04万户,较上期减少0.89%。公司董事长王维东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管理团队在化工领域具备深厚积累。

东岳硅材的主要产品包括硅橡胶、硅油、气相白炭黑等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以及有机硅中间体等,产品规格达300多种,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建筑、医疗健康等领域。客户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

1.2 主营业务构成

东岳硅材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有机硅系列产品。根据2024年数据,公司主营业务构成如下:107胶占比49.40%,硅油占比13.49%,110生胶占比12.11%,混炼胶占比5.46%,气相白炭黑占比4.32%,硅酮胶占比4.29%,其他产品合计占比10.93%。

从产品发展趋势看,公司下游深加工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从2022年的53.62%大幅上升至2024年的82.27%,已成为公司的核心盈利来源。这表明公司正从原材料供应商向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转型。

按市场区域划分,公司国内业务占主导,但海外市场拓展迅速。2024年出口量同比增长34%,新兴市场占比近40%,在韩国、印度等30个国家建立了销售网络。公司计划3年内将出口份额扩大至40%,重点拓展东南亚及欧洲市场。

表:东岳硅材主营业务结构(2024年数据)

业务板块 收入占比 主要产品 应用领域 技术特点
107胶 49.40% 有机硅基础聚合物 建筑、电子、医疗 基础产品,需求稳定
硅油 13.49% 各类硅油制品 个人护理、纺织、医药 附加值较高
110生胶 12.11% 高温硫化硅橡胶基础料 汽车、电子 耐高温、绝缘性好
混炼胶 5.46% 硅橡胶混炼胶 电子、医疗器械 可定制化强
气相白炭黑 4.32% 纳米级二氧化硅 橡胶、涂料、胶粘剂 增强、增稠作用

2 财务表现分析

2.1 近期财务状况评估

东岳硅材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面临显著的业绩压力。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27亿元,同比下降24.76%;归母净利润285.6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6.78%;扣非净利润1182.13万元,同比下降87.60%。单季度来看,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6.99亿元,同比下降45.59%,归母净利润-3933.74万元,同比下降268.3%。

公司盈利能力全面下滑。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85%,同比下降1.69个百分点;净利率仅为0.09%,同比下降2.10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降至0.72%,净利率为-5.63%,反映出行业价格战激烈及火灾事故的严重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显著改善,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4亿元,同比增长35.94%。这一改善主要源于原材料采购现汇支付减少,表明公司在现金流管理方面有所优化。

2.2 资产负债与费用结构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东岳硅材的资产负债率为19.39%,低于去年同期的25.11%,远低于行业平均的38.81%,显示出较强的偿债能力和稳健的财务结构。公司的流动比率为2.13,速动比率为1.81,短期偿债能力良好。

费用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总计4114.58万元,三费占营收比1.36%,同比增加47.6%。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9.92%,延续了下降趋势,这可能影响公司长期技术创新能力。

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存在压力,当期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128.62%。同时,存货资金占用增加,资产周转效率有待提升。

表:东岳硅材关键财务指标趋势(2025年前三季度)

财务指标 2025年前三季度 同比增长 主要影响因素
营业收入 30.27亿元 -24.76% 行业价格下行,火灾事故影响
归母净利润 285.67万元 -96.78% 产品价格下跌,毛利率下滑
毛利率 4.85% -1.69个百分点 有机硅DMC价格同比下降
三费占营收比 1.36% +47.6% 费用刚性,收入下降导致占比提高
资产负债率 19.39% -5.72个百分点 负债控制良好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 0.22元 +35.94% 采购现汇支付减少

3 核心竞争力与战略布局

3.1 技术研发与全产业链优势

东岳硅材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其全产业链布局上。公司已形成从”金属硅-有机硅单体-中间体-深加工产品”的一体化产业链条,具备年产60万吨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能力,是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之一。这种垂直整合的商业模式使公司能够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据估计,公司单体生产成本较行业平均低300-400元/吨,在有机硅价格回升周期中弹性显著。

公司的技术研发实力是其另一大竞争优势。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东岳硅材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和关键生产工艺。截至2025年,公司累计授权专利90项(含85项发明专利),并参与起草了多项国家或行业团体标准。公司自主研发的氢化硅油、苯基含氢硅油等新产品已成功切入电子电器、医疗等高附加值领域。

在产能规模方面,公司现已建成并运营两套有机硅单体生产装置,单套产能为国内领先水平。虽然2025年7月的火灾事故导致合成三期B床(涉及30万吨产能)暂停生产,但公司已制定整改方案,计划于2025年年底前完成改造并恢复生产。一旦恢复生产,公司产能利用率将显著提升。

3.2 新兴领域布局与客户资源

东岳硅材正积极布局氢能材料电子化学等新兴领域,以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公司参股企业未来材料布局氢能材料领域,其全氟质子膜技术已通过权威认证并计划科创板上市。2025年6月,该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氢能材料业务预计2028年产能释放后贡献营收超10亿元。

高端产品方面,公司推出甲基氟硅油、苯基含氢硅油等新牌号,切入电子电器、医疗等高附加值领域。2024年硅油营收达7.17亿元,同比增长10.48%。公司自主研发的生物相容性硅橡胶已进入医疗领域,氟硅复合材料适配机器人关节及户外作业场景。

公司的客户资源优质,产品已通过欧盟REACH认证、美国FDA注册等国际认证,具备全球市场准入资格。在国内市场,公司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合作开发锂电粘结剂、隔膜涂覆材料,干法电极用PTFE产品已批量供应。这种高壁垒的客户认证体系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订单来源。

4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4.1 有机硅市场空间与复苏前景

有机硅材料作为重要的基础化工材料,应用领域广泛,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较大。当前行业正经历产能过剩价格下行的挑战期。2025年,国内有机硅行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产能高速扩张后,迎来了严峻的市场挑战。行业供需失衡,产品价格持续震荡下行,企业盈利普遍承压。作为东岳硅材核心产品的有机硅DMC,2025年上半年平均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约12%。

然而,长期来看,有机硅材料在新能源光伏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持续扩大,为行业带来增长空间。据行业预测,全球有机硅需求在新兴领域如光伏组件封装胶、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5G基站散热材料等方面的需求预计年均增速超15%。同时,医疗健康领域崛起,医用硅胶导管、植入器械涂层等高端产品需求占比提升至8%。

出口市场也存在潜力。东南亚基建复苏、印度电子制造崛起,中国有机硅出口规模预计年均增长12%。东岳硅材作为国内领先企业,已建立全球化销售网络,产品远销迪拜、比利时、美国、波兰、日本、土耳其、韩国等市场,有望受益于这一趋势。

4.2 政策驱动与公司增长点

“双碳”目标下的产业政策为有机硅行业带来结构性机会。光伏、新能源等领域对有机硅需求增长,公司光伏用硅橡胶产能利用率超90%。同时,国产替代趋势加速,苯基硅橡胶、液体硅橡胶等高端产品国产化率提升至60%,为技术领先的企业提供发展空间。

东岳硅材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高端产品放量:公司重点开发的光伏用导热硅脂、光学级硅胶等高附加值产品逐步放量,有望提升整体毛利率。储能用液冷硅油、电子级PTFE产品已进入华为、中兴供应链,2025年订单有望突破2亿元。
  • 海外市场拓展:公司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已提升至28%,计划3年内将出口份额扩至40%。新兴市场占比近40%,全球化布局有助于分散风险并获取更高收益。
  • 氢能材料布局:参股公司未来材料的全氟质子膜项目预计2028年产能释放后贡献营收超10亿元,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 成本优势发挥:公司一体化产业链带来的成本优势(较行业平均低300-400元/吨)在行业复苏周期中将充分体现。

5 风险分析与投资建议

5.1 主要风险因素

投资者在评估东岳硅材投资价值时,需关注以下风险因素:

  • 行业周期波动风险:有机硅行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特征,产品价格波动较大。2025年有机硅DMC价格持续低迷,同比下跌45%,跌破行业成本线。若行业产能过剩状况持续,价格战可能加剧,公司盈利能力将继续承压。
  • 产能恢复不确定性:2025年7月20日,公司合成三期B床发生火灾事故,导致该装置(涉及30万吨产能,占公司总产能一半)暂停生产。虽然公司计划2025年年底前恢复生产,但若整改进度延迟,将严重影响公司产能利用率和市场份额。
  • 研发投入不足风险: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减少29.7%,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9.92%。持续削减研发投入可能削弱公司长期技术竞争力,影响高端产品布局。
  • 应收账款与现金流风险: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当期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128.62%。同时,经营现金流覆盖流动负债比例较低,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9.1%,存在一定流动性风险。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有机硅行业产能扩张可能导致供需失衡,毛利率进一步承压。公司当前毛利率4.85%,远低于行业平均的18.89%,在价格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5.2 估值分析与投资策略

5.2.1 估值水平分析

截至2025年11月7日,东岳硅材股价报收11.38元,总市值约136.54亿元。公司市盈率(TTM)为负值,市净率(LF)约2.79倍,市销率(TTM)约2.53倍。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公司当前市净率低于行业中位数,在过去5年中处于个股40.13%的位置。从历史估值角度看,公司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反映市场对行业周期下行的悲观预期。

从技术面看,2025年11月7日公司股价涨停,涨幅达20.04%,可能受到产能恢复预期或行业整体情绪改善驱动。但基本面尚未明显改善,投资者需谨慎评估股价上涨的可持续性。

5.2.2 投资建议与策略

基于对东岳硅材基本面、行业前景、风险因素及估值水平的综合分析,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出以下差异化建议:

  • 短期投资者:可关注公司产能恢复进展及有机硅价格走势。公司计划2025年年底前恢复火灾装置生产,这一事件可能成为短期股价催化剂。但需注意当前市盈率为负,基本面尚未改善,短期炒作风险较高。
  • 中长期投资者:对于看好化工周期行业复苏的投资者,东岳硅材作为行业龙头具备长期配置价值。但公司目前正处于行业周期底部,建议采取分批布局策略,优先在股价回调时介入。关键跟踪节点包括:火灾装置复产进度、有机硅价格触底回升信号、高端产品订单放量等。

基于公司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和不确定性,本报告给予东岳硅材”谨慎观望,等待拐点“的投资评级。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可考虑在行业出现明确复苏信号时逢低布局;对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建议等待公司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出现实质性改善后再做决策。

5.3 总结与投资展望

东岳硅材作为国内有机硅行业的领军企业,其投资价值与行业周期产能恢复进程紧密相关。公司具备全产业链布局成本优势,财务结构稳健,这些因素构成其核心投资价值。

然而,行业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低迷、火灾事故影响等风险因素非常突出,短期内公司经营状况难有根本性改善。特别是当前估值已部分反映悲观预期,但基本面改善信号尚不明显,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

综合考量,东岳硅材的投资机会主要来自行业周期复苏公司自身调整的双重驱动。有机硅行业作为基础性材料产业,其周期波动是常态,具备行业龙头地位和成本优势的企业有望在复苏周期中率先受益。然而,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时间,投资者应保持耐心并密切跟踪行业供需变化。

在”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光伏等行业发展的背景下,有机硅材料的长期需求依然可观。东岳硅材如能顺利推进产能恢复、优化产品结构,有望在行业复苏时占据先机。但投资者需认识到,周期行业的投资需要精准把握拐点,对时机选择要求较高。


免责声明: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