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杰科技 (300373.SZ) 投资价值分析简报 (2025年8月)

核心观点​:扬杰科技是国内领先的 ​功率半导体IDM企业,深耕二极管/整流桥/MOSFET/IGBT及碳化硅器件,下游覆盖光伏/储能(40%+)、新能源汽车(25%+)、工控(20%)等领域。核心优势:1) ​IDM模式保障产能与成本优势;2) ​光伏领域市占率超30%(二极管)​;3) ​碳化硅量产突破打开成长天花板。​核心挑战​:1) 行业库存去化压力;2) 价格竞争加剧;3) 碳化硅良率爬坡进度。​当前估值(PE TTM 35倍)反映高成长预期,需密切跟踪新能源需求复苏与碳化硅进展,适合关注半导体国产替代、能承受周期波动的成长型投资者。​


🔍 一、核心业务与技术布局

产品线 技术进展 应用领域 竞争地位
二极管/整流桥 全球Top5(市占率12%) 光伏逆变器/充电桩 国内龙头,光伏二极管市占率超30%
MOSFET 中低压领先,高压突破 车载OBC/电源模块 国产替代主力(车规级占比25%)
IGBT 单管量产,模块上车(比亚迪) 光伏/车用电机驱动 较斯达/士兰微差距缩小
碳化硅器件 650V/1200V二极管量产 车载主驱/快充桩 国内第一梯队(良率65%→目标80%)
晶圆制造 6/8英寸线(月产能20万片) 自供率70%+ 成本优势显著

📊 二、财务表现与经营动态(2025H1)

指标 2025H1 同比变化 核心驱动/风险
营业收入 28.7亿元 -8.3% 行业去库存+光伏装机阶段性放缓
归母净利润 4.2亿元 -15.6% 毛利率承压(32.1%→29.7%)
研发费用 2.9亿元 +22.5% 碳化硅/IGBT研发投入加码
存货周转天数 142天 +38天 库存水位仍高(Q2存货22.4亿元)
经营性现金流 5.1亿元 +18.2% 客户回款优化

​:Q2营收环比+12%,毛利率环比+1.2pct,释放触底信号。碳化硅收入占比升至8%(2024年:3%)。


🚀 三、成长驱动与核心催化剂

  1. 新能源需求复苏
    • 光伏/储能​:2025H2全球光伏装机预期回暖(IEA预测+20%),公司光伏二极管/IGBT单管直接受益。
    • 新能源汽车​:车用SiC MOS模块获头部车企定点(2026年量产),单车价值量提升3-5倍。
  2. 碳化硅突破放量
    • 产能​:6英寸碳化硅晶圆月产能5000片→2025年底1万片(良率目标75%)。
    • 客户​:阳光电源/英飞源快充模块批量交付,车规主驱模块送样蔚来/理想。
  3. IDM产能优势强化
    • 8英寸晶圆厂扩产(2025Q4投产),支撑IGBT模块成本下降10%-15%。

⚠️ 四、核心风险提示

  1. 行业周期下行​:若Q3新能源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库存去化延至2026年,毛利率承压加剧。
  2. 碳化硅良率瓶颈​:当前65%良率(vs Wolfspeed 85%),若爬坡缓慢将削弱成本竞争力。
  3. 价格战风险​:安世半导体/华润微中低压MOS降价15%,挤压毛利空间。
  4. 技术迭代风险​:GaN在消费快充渗透加速,替代部分硅基二极管市场。

💰 五、估值与投资策略

  • 当前估值​:PE(TTM)35倍,高于行业平均(25倍),反映碳化硅及车规业务溢价。
  • 目标价锚定​:
    • 悲观场景​(行业持续低迷):25倍PE → 目标价35元(-20%)
    • 中性场景​(H2温和复苏):40倍PE → 目标价56元(+28%)
    • 乐观场景​(碳化硅车规量产):50倍PE → 目标价70元(+60%)

操作建议​:

  • 短期​:关注Q3营收环比增速及库存周转天数,若连续改善可左侧布局。
  • 长期​:碳化硅良率突破75%或车规大单落地为加仓信号。

💎 核心结论

扬杰科技的 ​​“短期弹性”取决于行业库存出清节奏(跟踪光伏装机/车企排产数据)​,​​“长期价值”则由碳化硅车规进展定义。当前估值已部分反映复苏预期,建议:

  1. 保守投资者​:等待库存周转天数降至120天以下(目前142天)及毛利率重回30%+;
  2. 激进投资者​:若8月光伏逆变器排产环比+15%以上,可逢低建仓博弈Q3拐点。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Wind、SMM、NE时代、碳化硅产业联盟。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