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美特气作为国内气体行业的领军企业,正从传统工业气体向电子特种气体(电子特气)战略转型。本报告将结合公司业务布局、财务表现、行业前景及风险因素,对其投资价值进行综合分析。
1 公司概况
凯美特气成立于1991年,于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549.SZ),总部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首批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企业,主营业务是以石油化工尾气(废气)、火炬气为原料,研发、生产和销售干冰、液体二氧化碳、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食品添加剂氮气及其他工业气体。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拥有17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0项。公司当前总市值约115.43亿元(截至2025年9月15日)。
2 主营业务分析
凯美特气的业务结构呈现传统工业气体与高附加值新兴气体双轮驱动格局。
| 业务板块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占比 | 毛利率水平 | 增长驱动因素 |
|---|---|---|---|
| 氢气 | 约33.5% | 同比上升6.12 pct | 氢能政策补贴,成本优势 |
| 二氧化碳 | 约31.8% | 同比上升21.99 pct | 饮料需求复苏,产能扩张 |
| 燃料类产品 | 约26.2% | 同比上升13.66 pct | 工艺优化,成本下降 |
| 空分气体 | 约4.2% | 同比上升12.28 pct | 市场回暖 |
| 特种气体 | 约3.9% | 同比上升119.2 pct ↑ | 半导体国产替代,高附加值产品 |
| 数据来源: |
2.1 传统业务:稳健基本盘
公司的传统优势业务是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产能56万吨/年,国内市占率超40%,客户覆盖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娃哈哈、青岛啤酒等头部企业。其产品纯度达99.999%,并通过独创的“石化尾气回收”工艺,使成本较传统工艺低15%-20%。
2.2 新兴业务:核心增长引擎
公司战略性切入电子特种气体(电子特气) 这一高附加值赛道,是其未来最大的增长看点。具体布局包括:
- 光刻气:产品已获得ASML子公司Cymer及日本GIGAPHOTON的认证,成为国内唯二获得国际光刻机厂商认证的企业。其氖气纯度达99.9999%(6N级),适配14nm以下制程工艺,并已切入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国内龙头半导体企业的供应链。
- 其他电子特气:如高纯氯化氢、氟化氢、溴化氢、六氟乙烷(C4F6)等,也均已通过法液空、Coherent(相干)等国际认证。
- 产能扩张:宜章电子特气基地(总投资10亿元)预计2025年Q3投产,将大幅提升光刻气等产品的产能。
2.3 氢能业务:抢占政策红利
公司利用石化尾气提纯技术,在海南布局年产2万吨高纯氢气项目,并已直接供应博鳌论坛氢能用车。该模式原料成本较电解水制氢低30%,并获地方政府单站500万元补贴。公司计划三年内氢能收入突破3亿元。
3 财务分析
3.1 业绩显著复苏,扭亏为盈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10亿元,同比增长10.52%;实现归母净利润0.56亿元,成功扭亏为盈(2024年同期亏损5594万元)。业绩复苏主要源于:
- 产品销量扩张与毛利率提升:主要产品毛利率均显著回升,特别是电子特气业务毛利率大幅提升119.2个百分点。
- 费用端大幅改善:管理费用同比减少6015万元,降幅达61.88%,主要因2024年同期确认了大额股权激励费用(8740万元)。
- 现金流改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57亿元。
3.2 估值处于高位,反映高成长预期
截至2025年9月15日,公司滚动市盈率(PE TTM)为182.57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均值约50倍)。当前市净率(PB)为5.63倍。高估值反映了市场对公司电子特气业务未来高增长潜力的强烈预期。
4 核心优势与投资亮点
- 技术认证壁垒高筑:电子特气客户认证周期长(通常2年以上),一旦通过便形成强粘性。公司获得ASML相关认证,构建了极高的护城河,是国内打破电子特气海外垄断的核心企业之一。
- 深度受益半导体国产替代:国家大力推动半导体材料自主化,电子特气国产化率目标为70%(当前仍较低)。公司作为国内稀缺的已通过国际认证的供应商,将直接受益于这一进程。
- “循环经济”模式具成本优势:利用石化尾气提纯,原料成本较进口及电解水制氢等工艺低15%-30%,具备显著的成本竞争力。
- 双碳政策长期受益:公司的二氧化碳回收业务和氢能布局,深度契合国家“双碳”战略,有望持续获得政策支持与补贴。
5 行业前景与成长空间
- 电子特气市场空间广阔:中国特种气体市场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8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18.76%,其中电子特气占比60%。半导体产业的国产化浪潮为国内气体企业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 氢能产业迎来爆发期:在政策推动下,燃料电池车推广与绿氢补贴有望推动高纯氢需求保持15%-20%的年复合增长。
6 风险提示
- 技术研发与认证进度不及预期:电子特气新产品研发和客户认证周期长、难度大,若进度延迟,将影响业绩释放。
- 市场竞争加剧:国际巨头(如林德、法液空)加速本土化,可能导致价格战,挤压公司毛利率。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氖气等稀有气体价格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较大,价格剧烈波动会给公司成本控制带来挑战。
- 应收账款与现金流压力:半导体客户账期较长,导致应收账款高企,若不能有效管理,将带来现金流压力。同时,公司在建项目投资较大,也可能带来一定的资金压力。
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券商机构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1.23、1.43亿元。考虑到公司电子特气业务的稀缺性和高成长性,部分市场观点认为若其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公司估值有望重构。
投资建议:
- 长期投资者:可关注公司在电子特气领域的技术突破和订单落地情况,其国产替代龙头地位的确立和氢能业务的布局具备长期配置价值。但需注意当前估值较高,可考虑在市场情绪缓和时逢低布局。
- 短期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福建双氧水项目量产进度、宜章项目投产情况及半导体行业复苏节奏,这些都可能成为短期的股价催化因素。
免责声明: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