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链结构分析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分为卫星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大环节:

  1. 卫星段

    • 核心环节‌:卫星制造、通信部件(射频芯片、T/R组件)、卫星运营。
    • 代表企业‌:中国卫通(卫星运营龙头)、中国卫星(小卫星制造)、铖昌科技(相控阵T/R芯片)、亚光科技(卫星通信组件)‌。
  2. 地面段

    • 关键设备‌:卫星地面站、通信基站、核心网络设备。
    • 核心厂商‌:天箭科技(毫米波收发组件)、震有科技(地面通信系统)、航天宏图(空基信息平台)‌。
  3. 用户段

    • 应用终端‌:卫星通信模块、导航定位设备、行业解决方案。
    • 重点企业‌:华力创通(天通一号核心芯片)、北斗星通(北斗导航终端)、合众思壮(高精度定位服务)‌。

二、核心概念股梳理

1. 卫星段龙头

  • 中国卫通(601698)‌:国内唯一自主可控卫星通信运营商,覆盖全球的卫星资源,军方及应急通信核心供应商‌。
  • 铖昌科技(001270)‌:相控阵T/R芯片龙头,适配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技术指标国际领先‌。
  • 亚光科技(300123)‌:卫星通信微波组件核心厂商,军民融合场景技术储备深厚‌。

2. 地面段核心标的

  • 天箭科技(002977)‌:毫米波收发组件独家供应055驱逐舰,低轨卫星地面站建设主力‌。
  • 航天宏图(688066)‌:空基信息平台开发商,遥感与卫星通信融合应用场景落地‌。

3. 用户端潜力企业

  • 华力创通(300045)‌: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核心芯片供应商,手持/车载终端解决方案成熟‌。
  • 北斗星通(002151)‌: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终端龙头,覆盖交通、物流等领域高精度需求‌。

三、市场空间及发展趋势

  1. 市场规模

    • 2025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0亿美元,中国占比超30%,低轨卫星星座建设贡献主要增量‌。
    • 军民融合推动卫星通信与5G/6G协同,军用通信复合增长率达25%‌。
  2. 技术驱动

    • 低轨卫星组网‌:SpaceX星链计划带动国产替代加速,中国卫星网络集团统筹资源整合‌。
    • 核心器件突破‌:铖昌科技、国博电子等实现相控阵芯片自主化,成本下降推动规模化应用‌。
  3. 政策支持

    • 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重点工程,2025年专项补贴预算同比增加20%‌。
    • 军方采购向国产化倾斜,中国卫通、华力创通等企业订单确定性增强‌。

四、风险提示

  1. 技术迭代风险‌:低轨卫星技术路线竞争激烈,海外技术封锁可能延缓国产化进程‌。
  2. 市场竞争加剧‌:民企(如航天宏图)与国企(中国卫通)在细分领域形成直接竞争‌。
  3. 成本压力‌:卫星制造与发射成本高企,中小企业现金流承压‌。

(注:以上分析基于公开市场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

乾行致远,匡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