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隧道(Quantum Tunneling)​ 是量子力学中的一种现象,指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等)能够穿越在经典物理中无法通过的势垒(能量屏障)。这一现象无法用牛顿力学或经典电磁理论解释,是量子世界特有的行为。


核心原理

  1. 波粒二象性
    量子力学认为粒子同时具有波动性。当粒子遇到势垒时,其波函数(描述粒子状态的数学函数)会部分渗透到势垒中,并在另一侧重新出现,形成“隧穿”效应。
  2. 概率性穿透
    隧穿概率取决于:

    • 势垒的高度和宽度;
    • 粒子的能量;
    • 粒子的质量(质量越小,隧穿概率越高)。

    即使粒子能量低于势垒高度,仍有一定概率出现在势垒另一侧。


实际应用

  1.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利用电子隧穿效应探测材料表面原子级结构,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86年)。
  2. 半导体技术
    • 晶体管、闪存等器件依赖量子隧穿实现电子控制;
    • 隧道二极管、约瑟夫森结等元件直接利用隧穿效应。
  3. 核聚变
    太阳内部的质子通过量子隧穿克服库仑势垒,发生聚变反应,释放能量。
  4. 放射性衰变
    α衰变中,α粒子通过隧穿穿透原子核的势垒而逃逸。

常见误解

  • 宏观物体无法隧穿
    宏观物体(如人类)因质量极大,隧穿概率几乎为零,因此不会出现“穿墙术”。
  • 非超光速现象
    隧穿不违反相对论,粒子并未超光速,只是概率性存在。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

乾行致远,匡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