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产业链

  • 上游
    • 原材料:包括钠盐、碳材料、六氟磷酸钠等。钠盐储量丰富,中国 2023 年钠盐储量为 155.35 亿吨,较上年增长 8.01%。正极材料主要有层状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和普鲁士蓝类等,层状金属氧化物技术成熟、产业化最快。负极材料主要是碳基材料,硬碳是主流选择。电解液溶质主要为六氟磷酸钠,相关企业有天赐材料、多氟多等。隔膜企业有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等,恩捷股份在锂电池隔膜全球市占率超 40%,星源材质 2025 年钠电隔膜产能规划达 15 亿平方米。
    • 生产设备:与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有一定兼容性,部分设备供应商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以满足钠离子电池生产需求。
  • 中游
    • 电池制造:按照技术路线不同,可细分为钠硫电池、钠盐电池与钠 – 空气电池。钠硫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2023 年在钠离子电池市场中占比 52%,在大规模储能应用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 下游
    • 储能领域:钠离子电池适用于电网级储能、可再生能源配套储能以及工商业储能系统等,也可用于家庭储能系统。2023 年储能在钠离子电池下游应用占比高达 60%。
    • 交通领域:在低速电动车、电动两轮车方面已有应用案例,如雅迪 2025 年 1 月发布多款钠电池电动车。此外,部分车企也在尝试将钠离子电池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如领克 900 搭载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其中引入了钠离子电池进行混合。

相关概念股

  • 宁德时代(300750):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也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研发和生产,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其发布的全球首款纯电续航 400 公里以上且兼具 4c 超充的骁遥超级增混电池,首次引入了钠离子电池进行混合,展现出钠离子电池在低温性能等方面的优势。
  • 鹏辉能源(300438):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和市场份额,其钠离子电池产品在储能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 天赐材料(002709):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等材料方面有技术优势和产品供应,是钠离子电池电解液溶质六氟磷酸钠的重点生产企业之一。
  • 传艺科技(002866):主要从事笔记本电脑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零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年来大力推进钠离子电池项目,在钠离子电池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 中盐化工(600328):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金属钠生产基地,金属钠是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核心原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为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原材料保障。
  • 山东章鼓(002598):公司投资的新疆喀什安德新材料拥有钠离子固态功能膜片的材料合成技术,在钠离子电池相关材料方面有一定的技术储备,有望在钠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实现进一步突破和发展。
  • 立中集团(300428):铝合金材料等产品可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的结构件等部件,随着钠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公司有望受益于相关部件的市场需求增长。

投资前景分析

  • 机遇
    • 政策支持:中国已将钠电池纳入新型储能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政策的支持将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7
    • 成本优势:钠资源储量丰富,地壳中钠储量达 2.74%,约是锂储量的 420 倍,长期来看,钠电池成本呈稳定下降趋势,优势将逐步凸显6
    • 应用场景广阔: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低速电动车、电动两轮车以及特定的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中具有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应用领域有望进一步拓展。据预测,钠电池未来可能替代 50% 的磷酸铁锂电池份额,并在 2035 年达到 500GWh 以上规模2
  • 挑战
    • 技术有待提升:虽然钠离子电池技术在不断进步,但目前仍存在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发投入来提高性能,以满足更多应用场景的需求。
    • 市场竞争:锂离子电池产业已经较为成熟,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钠离子电池在产业化初期面临着与锂离子电池的竞争压力。同时,随着钠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将日益激烈。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