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业航天产业链全景

商业航天产业链分为‌上游(卫星与火箭制造/发射)、中游(卫星运营/地面设备)、下游(应用服务)‌三大环节:

1. ‌上游:卫星与火箭制造及发射

  • 卫星总装与组件‌:中国卫星(国资卫星总装企业)、上海沪工(民营卫星总装龙头)、达华智能(子公司海丝卫星)、上海瀚讯(G60星链载荷供应商)。
  • 火箭制造与配套‌:
    • 发动机‌:斯瑞新材(液体发动机推力室材料)、航天动力(液体发动机部件)、中天火箭(固体发动机)。
    • 结构件‌:超捷股份(箭体壳段、整流罩)、广联航空(火箭结构件)、航天晨光(金属软管及通信车)。
    • 电气系统‌:航天电子(航天芯片)、陕西华达(高可靠电连接器)、新雷能(电源系统)。

2. ‌中游:卫星运营与地面设备

  • 卫星导航与通信‌:北斗星通(北斗导航)、华测导航(高精度定位)、中国卫通(卫星通信运营商)、天银机电(恒星敏感器)。
  • 地面测控与终端‌:航天宏图(卫星互联网全产业链)、臻镭科技(卫星通信芯片)、铖昌科技(相控阵T/R芯片)。

3. ‌下游:应用服务

  • 遥感与数据服务‌:航天宏图(遥感数据处理)、航宇微(卫星影像分析)、长光卫星(商业遥感卫星)。
  • 行业应用‌:四维图新(高精地图)、中海达(测绘服务)、烽火电子(应急通信)。

二、核心概念股分类梳理

(一)‌卫星与火箭制造龙头

公司名称 业务亮点
中国卫星 卫星总装国家队,年发射29颗小/微小卫星
上海沪工 民营卫星总装第一,负责50KG以下商业卫星AIT
航天晨光 火箭金属软管及卫星通信车核心供应商
斯瑞新材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材料供应商

(二)‌关键配套与材料供应商

公司名称 业务亮点
航天电子 航天专用芯片及电子元器件核心企业
陕西华达 高可靠电连接器,应用于长征火箭及空间站
全信股份 航天工程专用线缆,覆盖卫星及火箭领域
超捷股份 商业火箭结构件(壳段、整流罩)批量交付

(三)‌卫星应用与运营服务

公司名称 业务亮点
中国卫通 卫星通信运营龙头,覆盖广电及互联网业务
航天宏图 卫星互联网全产业链,对标Google Earth
华测导航 高精度定位设备,应用于无人驾驶及智能交通
长光卫星 商业遥感卫星领军企业,数据服务覆盖全球

三、市场空间与趋势分析

  1. 市场规模‌:

    • 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中国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2.3万亿元,年增速超20%。
    • 2025年为低轨卫星组网关键年,预计2026年中国卫星年产量将突破500-600颗。
  2. 技术驱动‌:

    • 卫星小型化、火箭可回收技术降低发射成本,民营资本加速布局低轨星座(如吉利未来出行星座二期计划新增264颗卫星)。
    • 相控阵芯片、星载AI等核心部件需求激增。
  3. 政策支持‌:

    • 商业航天被定位为“新增长引擎”,多地出台政策推动产业链闭环能力建设。

四、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 核心逻辑‌:
    1. 上游技术壁垒高,关注火箭发动机、卫星载荷等领域龙头。
    2. 下游应用场景爆发,优先布局导航、遥感及通信服务商。
  • 风险提示‌:
    1. 技术迭代不及预期;
    2. 卫星发射失败等系统性风险。

(注:以上内容综合行业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