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链结构分析

低轨卫星产业链可分为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及终端应用四大环节:

  1. 卫星制造

    • 核心领域‌:卫星平台、通信载荷(相控阵天线、T/R组件)、星载芯片。
    • 代表企业‌:中国卫星(小卫星制造龙头)、铖昌科技(相控阵T/R芯片)、亚光科技(卫星通信组件)‌。
  2. 发射服务

    • 关键环节‌:火箭制造、发射场运营、测控系统。
    • 重点企业‌:中天火箭(固体火箭发动机)、航天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中国卫通(卫星测控与运营)‌。
  3. 地面设备

    • 核心设备‌:地面站、卫星通信基站、网络核心设备。
    • 核心标的‌:天箭科技(毫米波收发组件)、震有科技(地面通信系统)、上海瀚讯(G60星链供应商)‌。
  4. 终端应用

    • 应用场景‌:卫星通信终端、导航定位、遥感监测。
    • 重点企业‌:华力创通(天通一号芯片)、北斗星通(北斗导航终端)、航天宏图(遥感卫星应用)‌。

二、核心概念股梳理

1. 卫星制造与芯片企业

  • 中国卫星(600118)‌:国内小卫星制造龙头,参与“鸿雁星座”全球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建设,2024年完成首颗试验星发射‌。
  • 铖昌科技(001270)‌:相控阵T/R芯片核心供应商,产品适配低轨卫星通信载荷,技术指标国际领先,已进入军方供应链‌。
  • 亚光科技(300123)‌:卫星通信微波组件核心厂商,为航天五院代工卫星部件,合作航天科工二院完成低波组件研发‌。

2. 发射与测控服务企业

  • 中天火箭(003009)‌:国内少数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技术的企业,背靠航天科技四院,整合测控分系统技术‌。
  • 中国卫通(601698)‌:国内唯一自主可控卫星通信运营商,覆盖全球测控网络,军方及应急通信核心服务商‌。

3. 地面设备与终端应用企业

  • 天箭科技(002977)‌:毫米波收发组件独家供应055驱逐舰,低轨卫星地面站建设主力,2025年军方订单有望超预期‌。
  • 上海瀚讯(300762)‌:G60星链核心供应商,参与卫星通信载荷、地面终端研发,背靠中科院微系统所,技术实力雄厚‌。
  • 华力创通(300045)‌: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核心芯片供应商,手持/车载终端解决方案成熟,覆盖军民融合场景‌。

三、市场空间及发展趋势

  1. 市场规模

    • 2025年全球低轨卫星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0亿美元,中国占比超30%,低轨星座建设贡献主要增量‌。
    • 中国计划未来三年发射超2000颗低轨卫星,卫星制造与发射环节年复合增长率达25%‌。
  2. 技术驱动

    • 卫星批量化制造‌:铖昌科技、中国卫星等企业推动相控阵芯片和卫星平台成本下降,单星制造成本降低40%‌。
    • 卫星互联网融合‌:低轨星座与5G/6G协同发展,上海瀚讯、航天宏图等企业布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3. 政策支持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商业航天”为新兴产业重点方向,2025年专项补贴预算同比增加20%‌。
    • 军方采购向国产化倾斜,铖昌科技、中国卫通等企业订单确定性增强‌。

四、风险提示

  1. 技术迭代风险‌:低轨卫星通信标准尚未统一,海外技术封锁可能延缓国产化进程‌。
  2. 成本压力‌:卫星发射成本高企,中小企业(如航宇微)现金流承压‌。
  3. 市场竞争‌:国企(中国卫星)与民企(航天宏图)在卫星应用端形成直接竞争‌。

(注:以上分析基于公开市场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

乾行致远,匡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