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链全景与核心环节
1. 上游:材料与核心部件
- 轻量化材料
- 碳纤维:中复神鹰(688295)主导国内高端碳纤维市场,其产品通过eVTOL适航认证,应用于Joby S4等国际主流机型机身结构。
- 高强度铝合金:宝胜股份(600973)研发超轻航空铝合金,满足飞行汽车底盘和机翼的轻量化需求。
- 动力系统
- 电驱技术:卧龙电驱(600580)为亿航智能等厂商提供高功率密度电机,支持垂直起降动力冗余设计。
- 电池技术:宁德时代(300750)研发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400Wh/kg),可提升eVTOL续航至300公里以上。
- 导航与通信
- 高精度惯性导航:星网宇达(002829)的MEMS传感器实现厘米级定位,适配城市复杂空域环境。
- 卫星通信:中国卫星(600118)搭建低轨卫星网络,保障飞行汽车跨区域通信稳定性。
2. 中游:整机制造与系统集成
- 整机研发
- 分体式构型:广汽集团(601238)GOVE飞行汽车采用可分离式设计,飞行舱与底盘独立运行,适配城市立体交通。
- 垂直起降(eVTOL):亿航智能(EH.US)EH216-S完成全球首例商业化载人飞行,订单超1000架。
- 关键系统
- 飞控系统:中航工业618所开发综合化飞控系统,实现多旋翼与固定翼模态无缝切换。
- 航电系统:光启技术(002625)超材料技术提升雷达隐身性能,降低城市空管干扰。
3. 下游:应用场景与运营服务
- 城市空中交通(UAM)
- 载人出行:中信海直(000099)在深圳试点“空中出租车”,单程票价300-500元/人次,2025年计划覆盖10个城市。
- 物流运输:顺丰控股(002352)联合航天科技测试无人机货运,末端配送成本降低30%。
- 应急救援
- 医疗物资投送:海特高新(002023)开发专用eVTOL,可在30分钟内完成100公里半径紧急救援。
- 文旅与巡检
- 低空观光:亿航智能与长隆集团合作推出景区观光航线,单日载客量突破500人次。
二、技术路径与商业化进展
1. 主流技术路线对比
技术类型 | 优势 | 代表企业/产品 | 商业化进度 |
---|---|---|---|
多旋翼构型 | 结构简单、垂直起降灵活 | 亿航EH216-S | 已商业化(2024年取证) |
复合翼构型 | 兼顾垂直起降与长续航 | 小鹏汇天旅航者X3 | 2025年进入适航验证 |
倾转旋翼构型 | 高速巡航(时速300公里+) | Joby Aviation S4 | 2026年计划量产 |
2. 商业化里程碑
- 政策突破:2025年低空空域改革试点新增20个城市,开放3000米以下空域,简化飞行审批流程。
- 适航认证:中国民航局发布《eVTOL适航审定指南》,亿航、峰飞等5家企业进入最终审定阶段。
- 基建配套:深圳、广州建成首批“垂直起降场”,支持充电、调度与空管一体化服务。
三、核心企业与投资价值
1. 材料与部件龙头
企业 | 核心优势 | 下游客户 | 市场地位 |
---|---|---|---|
中复神鹰 | 碳纤维市占率超40%,通过AS9100D航空认证 | Joby、亿航 | 全球eVTOL碳纤维第一供应商 |
卧龙电驱 | 高功率密度电机(10kW/kg)适配多旋翼动力冗余需求 | 小鹏汇天、广汽 | 国内电驱系统市占率35% |
2. 整机制造领跑者
企业 | 技术路径 | 量产计划 | 订单规模 |
---|---|---|---|
亿航智能 | 全自动多旋翼eVTOL | 2025年产能500架/年 | 预订单超1000架 |
万丰奥威 | 分体式飞行汽车(与海外团队合作) | 2026年完成原型机测试 | 获地方政府试点支持 |
3. 配套服务商
- 检测认证:广电计量(002967)建成亚洲最大eVTOL风洞实验室,检测业务毛利率超60%。
- 空管系统:四川九洲(000801)开发低空交通管理系统,中标深圳、广州空管项目。
四、风险与挑战
-
技术风险
- 电池能量密度瓶颈:现有固态电池成本高达2000元/kWh,制约大规模商业化。
- 适航认证周期长:单机型认证需2-3年,企业现金流承压。
-
政策风险
- 空域权属争议:军方与民航局空域管理权划分尚未明确,或延迟低空开放进度。
- 事故责任界定:飞行汽车事故赔偿法规缺失,保险公司暂未推出专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