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链结构
-
基础层
- 生物传感器/芯片:涉及生物分子处理、高性能计算芯片的研发,如GPU、ASIC等。代表企业包括寒武纪(云端AI芯片)、海光信息(DCU芯片)、景嘉微(GPU设计)。
- 生物材料:包括生物兼容性材料和存储介质,兆易创新(存储芯片)、佰维存储(高性能存储)等企业提供关键硬件支持。
-
技术层
- 生物识别与算法:涵盖生物特征识别、脑机接口算法开发,科大讯飞(人工智能算法)、云从科技(多模态生物识别)、商汤科技(深度学习框架)等技术企业处于领先地位。
- 数据处理与传输:光模块(中际旭创、光迅科技)和服务器(中科曙光、浪潮信息)为生物计算提供算力支撑和数据传输能力。
-
设备层
- 生物计算设备:包括脑机接口硬件(如侵入式/非侵入式设备)、智能穿戴终端。亿道信息(AI眼镜)、水晶光电(光学组件)等企业布局相关外设。
- 数据中心与液冷技术:中科曙光(液冷服务器)、申菱环境(散热方案)为高密度计算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
应用层
- 医疗与健康:脑机接口技术可用于神经康复、智能假肢等领域,新国都(生物支付)、远方信息(生物识别系统)探索商业化场景。
- 人工智能增强:通过生物计算提升AI学习效率,昆仑万维(AI应用)、拓尔思(自然语言处理)等企业推动技术落地。
二、核心概念股
-
寒武纪(688256)
- 专注云端AI芯片,思元系列产品适用于大规模生物数据处理,算力达256TOPS。
-
海光信息(688041)
- 深算DCU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支持生物计算模型训练,生态兼容性强。
-
景嘉微(300474)
- 国产GPU龙头,景宏系列智算模块可应用于生物计算推理场景。
-
中科曙光(603019)
- 液冷服务器与高性能计算平台提供商,为生物计算提供算力基础设施。
-
科大讯飞(002230)
- 布局脑机接口算法与多模态交互技术,推动生物计算在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
-
亿道信息(001314)
- AI智能终端设备商,涉及脑机接口外设(如AR/VR眼镜)的研发与生产。
-
佰维存储(688525)
- 高性能存储芯片企业,为生物计算数据存取提供解决方案。
-
云从科技(688327)
- 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领先,推动生物计算在安防、金融等场景的落地。
三、发展趋势
生物计算机产业链当前处于技术探索阶段,核心突破点集中在生物芯片性能提升和脑机接口商业化。政策层面,工信部已将脑机接口列为重点培育方向,预计2025-2030年相关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级。具备算力芯片自主化能力(如寒武纪、海光信息)和跨领域技术整合优势(如科大讯飞、中科曙光)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