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概况

 

  • 成立与定位:鼎智科技成立于 2008 年,总部位于江苏常州,是江苏雷利(300660.SZ)的控股子公司,专注于微特电机及精密运动控制组件的研发制造。公司产品覆盖医疗设备、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客户包括 AIDIN Robotics 等国际企业,是国内微特电机领域的 “隐形冠军”。
  • 行业地位
    • 医疗设备:音圈电机(用于呼吸机)实现国产替代,曾因疫情需求激增,但 2024 年受终端市场及库存消耗影响大幅下滑;
    • 工业与机器人:线性执行器、行星滚柱丝杠、空心杯电机等产品技术对标海外龙头,处于国内第一梯队,布局人形机器人关节解决方案;
    • 技术储备:拥有专利 130 项(含发明专利 12 项),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升(2024 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 11.18%)。

二、核心业务

 

  1. 业务构成
    • 医疗设备:音圈电机为核心产品,2024 年受需求锐减影响收入同比下降 95.72%,拖累整体业绩;
    • 工业自动化:线性执行器、混合式步进电机等产品收入占比超 70%,2024 年因下游需求疲软同比下滑 17.17%;
    • 机器人与高端制造:行星滚柱丝杠、空心杯电机、精密齿轮箱等产品处于客户验证或量产阶段,与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拓展市场;
    • 其他:直流电机、传感器等业务占比约 10%。
  2. 竞争优势
    • 技术壁垒:在精密传动领域(如行星滚柱丝杠)突破海外垄断,产品性能接近哈默纳科、THK 等国际品牌;
    • 一体化布局:依托母公司江苏雷利的资源,整合电机、丝杠、控制器等核心部件,提供机电软一体化解决方案;
    • 客户资源:绑定国际客户(如 AIDIN Robotics),并通过子公司韦尔智能拓展海外渠道。

三、财务与经营分析

 

  1. 业绩表现
    • 2024 年:营收 1.7 亿元(同比 – 28.58%),归母净利润 3061 万元(-54.43%),全年预计净利润 3600 万 – 4000 万元(同比下降 50%-55%),主因医疗业务收缩;
    • 2024Q2:单季营收 0.6 亿元(-4.35%),净利润 0.12 亿元(-29.47%),环比有所改善,显示经营触底迹象。
  2. 财务指标
    • 毛利率:2024 年上半年提升至 53.60%(+2.18pct),因低毛利的音圈电机收入占比下降;
    • 费用率:2024 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 36.56%(+16.91pct),销售费用率激增(+8.72pct),主因市场拓展及人员配置增加;
    • 现金流:截至 2024 年 9 月,流动比率 5.71,速动比率 5.27,资产负债率仅 10.12%,财务状况稳健。

四、市场表现

 

  • 股价走势:2025 年 3 月 14 日收于 63.0 元 / 股,总市值 84.71 亿元,市净率约 5.5 倍。2024 年因业绩下滑及市场波动,股价累计跌幅超 20%,近期因机器人概念有所反弹;
  • 投资者情绪:股吧讨论显示,投资者对公司技术实力认可(如人形机器人组件布局),但对短期股价表现不满,认为其落后于北证指数及同行。

五、风险提示

 

  1. 业绩依赖医疗业务:音圈电机收入占比曾超 30%,2024 年需求骤降导致业绩承压,后续恢复存在不确定性;
  2. 研发与量产风险:机器人领域产品(如行星滚柱丝杠)尚未大规模量产,客户认证周期较长,技术迭代可能不及预期;
  3. 行业竞争加剧:工业自动化领域面临国际巨头及国内同行(如双林股份、震裕科技)的竞争;
  4. 费用压力:销售与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短期可能拖累利润。

六、未来展望

 

  • 增长动力
    • 机器人业务突破:人形机器人关节组件(如空心杯电机、线性执行器)若获头部企业订单,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 工业自动化升级:行星滚柱丝杠、精密齿轮箱等产品在高端装备领域的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 医疗设备创新:音圈电机或向高端医疗设备(如体外循环机)延伸,对冲传统业务下滑风险。
  • 挑战
    • 医疗业务复苏节奏不明,需加速多元化布局;
    • 北交所流动性不足可能限制估值修复空间。

七、总结与建议

 

核心逻辑

 

  • 技术优势:在精密传动领域具备国产替代能力,产品布局契合机器人、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需求;
  • 战略协同:依托母公司江苏雷利的资源整合能力,强化一体化解决方案竞争力。

 

投资建议

 

  • 短期谨慎:医疗业务拖累业绩,机器人业务尚未放量,关注 2025 年订单落地情况;
  • 长期关注:若人形机器人组件量产或工业自动化订单超预期,公司估值有望重构。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