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概况

 

双飞无油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 2000 年正式成立,并在 2020 年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代码:300817),总部坐落于浙江嘉兴。作为一家专注深耕通用设备制造业的企业,双飞集团在自润滑轴承领域已铸就深厚根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在嘉善县的自润滑轴承产业中占据龙头地位。

 

公司核心业务聚焦于滑动轴承、滑动轴承用自润滑材料及铜粉的研产销全流程,为诸多工业领域精心定制滑动轴承解决方案。旗下产品丰富多样,滑动轴承是其核心产品,在 2024 年半年报中,该业务收入达 2.51 亿,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为 60.80% ,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支柱。滑动轴承用复合材料业务也颇具规模,如 SF 型复合材料轴承,凭借自润滑特性,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024 年半年报显示其业务收入为 9753.76 万,占比 23.61% 。公司通过收购金华程凯成立双飞程凯,发力铜粉业务,既保障自身原材料供应,又对外销售,该业务在 2024 年半年报收入为 3980.75 万,占比 9.64% 。此外,公司还涉足液压配件业务,为液压系统用户提供齿轮泵用铝座总成、轴套等产品,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品矩阵。

二、财务分析

(一)营收与利润

 

从历年财报数据来看,双飞集团业绩呈现出一定的起伏波动。在 2020 – 2024 年期间,2020 年公司实现营收 6.25 亿元,净利润 7464.74 万元,实现 17.99% 的营收增长以及 10.65% 的净利润增长 ,得益于公司产品在各领域的稳步拓展以及自身技术优势的发挥。2021 年业绩实现大幅跃升,营收飙升至 9.08 亿元,同比增长 45.38%,净利润达 1.00 亿元,增长 34.39%,这一阶段或受益于市场需求集中释放、公司产能提升及市场份额扩大等因素。但在 2022 年,受宏观经济环境、供应链受阻等多重因素影响,营收下滑至 7.16 亿元,降幅达 21.16%,净利润也降至 6147.43 万元,下降 38.72% 。2023 年公司逐步恢复,营收达 7.52 亿元,同比增长 5.06%,净利润 5817.63 万元,不过仍较 2021 年有所差距。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 6.09 亿元,同比上升 10.91%,归母净利润 4909.58 万元,同比上升 4.89% ,显示出公司经营态势在逐步改善。但单季度数据上,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 1.96 亿元,同比上升 7.64%,归母净利润 1504.25 万元,同比下降 19.87% ,表明公司经营仍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或阶段性波动。

(二)资产负债

 

资产方面,公司资产结构较为稳健。以 2024 年三季度为例,流动资产占据主导,其中货币资金为公司运营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可用于研发投入、市场拓展等活动;应收账款反映了公司对下游客户的销售规模及信用政策,需关注账款回收效率,以确保资金链的顺畅。固定资产包含先进的生产设备等,是公司持续生产的硬件基础,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对先进设备的投入有望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在负债端,公司资产负债率常年维持在较低水平,2024 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仅为 18.60%,这意味着公司偿债压力极小,财务风险可控,并且具备较强的债务融资空间,在有合适投资项目或业务拓展需求时,可灵活运用债务融资手段获取资金。

(三)现金流

 

经营活动现金流层面,多数年份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说明公司核心业务具备现金创造能力,产品销售回款情况总体良好。然而,在业绩波动较大的年份,如 2022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可能受到冲击,反映出公司在面对不利经营环境时,产品销售及账款回收难度增加。投资活动现金流主要围绕公司对外投资、购置固定资产等展开,近年来公司在拓展业务布局、优化生产设备等方面有所投入,例如为提升产能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筹资活动现金流受公司上市融资、分红等因素影响,上市后公司通过股权融资募集大量资金,为公司发展提供资本支持,后续也依据经营状况进行合理分红,回馈股东。

三、行业竞争格局

(一)行业现状

 

滑动轴承作为机械设备的关键基础零部件,应用领域极为广泛,涵盖汽车制造、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模具制造、新能源、航天航空等众多行业。随着全球制造业的持续升级转型,以及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的蓬勃发展,对高性能、高精度滑动轴承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在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使得对适配电机、电控系统的滑动轴承需求大增;工业自动化进程加速,促使工业机器人数量不断攀升,其中滑动轴承作为关节等部位的关键部件,用量也随之水涨船高。同时,环保、节能等理念推动下,对滑动轴承的自润滑、低摩擦等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行业正朝着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的方向迈进。

(二)竞争态势

 

在国内滑动轴承市场,双飞集团优势显著。公司作为国内较早投身自润滑轴承研发与生产的企业,技术底蕴深厚,拥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与专利,产品质量过硬,在市场中树立了良好口碑,与众多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国内市场占据较高份额。但放眼全球,双飞集团面临着来自国际知名轴承企业的激烈竞争,如舍弗勒、SKF 等国际轴承巨头,它们在品牌影响力、技术研发投入、全球市场布局等方面优势突出,产品涵盖高端精密轴承等全系列产品,在国际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不过,双飞集团凭借产品性价比优势、对国内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本土化服务优势,在中低端市场及部分特定应用领域,与国际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并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在细分领域,如自润滑轴承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双飞集团与长盛轴承等同业企业竞争,虽目前尚未在人形机器人配套方面大规模应用,但随着技术研发推进,有望在该领域分得一杯羹 。

四、未来发展前景与风险

(一)前景机遇

 

政策利好不断,国家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一系列鼓励基础零部件国产化政策,如对专精特新企业扶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等政策,为双飞集团这类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有利于其争取更多资源,加速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持续投入研发,紧跟行业趋势,在自润滑材料、轴承设计等方面不断突破,有望开发出更具性能优势的产品,契合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开拓新的市场空间。以新能源汽车为例,随着其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对适配的高性能滑动轴承需求增长迅猛,双飞集团凭借现有客户资源与技术积累,有望扩大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此外,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凭借性价比优势,在东南亚、印度等新兴市场已有所布局,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海外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为公司营收增长注入新动力。

(二)风险挑战

 

技术研发存在风险,滑动轴承行业技术迭代快,若公司研发投入不足,或在新型自润滑材料研发、高精度轴承制造技术攻关等方面进度滞后,可能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原材料价格波动也不容忽视,公司生产所需的铜等原材料价格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影响较大,若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将增加公司生产成本,压缩利润空间,尽管公司可通过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调整产品价格等方式应对,但仍存在一定成本压力。市场竞争风险严峻,国内外竞争对手不断推陈出新,不仅在产品性能上竞争,还在价格、服务等方面展开全方位角逐,若双飞集团不能及时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另外,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可能影响公司海外市场拓展,增加出口业务风险,如关税调整、贸易壁垒等都可能阻碍公司产品出口,对海外业务营收造成冲击 。

五、估值分析

 

采用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两种估值方法对双飞集团进行评估。从 PE 角度来看,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市盈率,结合双飞集团当前业绩表现及未来增长预期给予一定倍数。假设同行业平均 PE 为 40 倍(行业平均 PE 处于动态变化中,此处仅为示例),以公司 2024 年预计净利润(假设按照前三季度情况合理推测全年净利润为 6500 万元)计算,合理市值约为 26 亿元,对应股价约 11.9 元(公司总股本 2.18 亿股)。从 PB 角度,依据公司最新资产数据计算市净率,假设每股净资产为 5 元(实际需依据财报精确计算),参考行业平均 PB 3 倍,合理股价约为 15 元。综合两种估值方法,并考虑到公司在细分领域的技术优势、市场地位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给予一定估值溢价,若当前股价处于 18 – 25 元区间,或处于合理偏上水平。但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对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判断等因素,谨慎评估是否进行投资 。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