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概况
- 成立与定位:全信股份成立于 2001 年,总部位于江苏南京,是国内领先的军用光电线缆及组件供应商,专注于军工电子领域,产品覆盖高性能传输线缆、光电系统集成、FC 光纤高速网络等,服务于航空、航天、舰船、兵器等国防装备领域。
- 行业地位:
- 技术资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拥有 342 项专利及 35 项软件著作权,掌握光纤网络、高速数据传输等核心技术;
- 客户资源:深度绑定军工央企,参与多个重点型号装备配套,客户包括中船集团、中航工业等;
- 产业链布局:通过子公司全信光电、全信轨道拓展光电系统集成及轨道交通业务,形成 “线缆 + 系统 + 解决方案” 协同发展格局。
二、核心业务
-
业务构成
- 军用光电线缆及组件:占营收约 50%,核心产品包括舰船用特种电缆、航空航天用耐高温线缆等,2024 年上半年营收 3.92 亿元,同比微增 0.03%;
- 光电系统及 FC 产品:占营收约 18%,涵盖光纤通道(FC)网络解决方案、ARINC818 数字视频系统等,2024 年上半年营收 1.43 亿元,同比下降 20.79%;
- 其他业务:包括数据处理、雷达设备等,占比约 32%。
-
竞争优势
- 资质壁垒:拥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保密资格认证等核心资质,进入军工供应链门槛高;
- 技术领先性:在光纤高速网络、抗干扰传输等领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部分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 客户粘性:军品订单具有稳定性,与客户长期合作形成 “研发 – 生产 – 服务” 闭环。
三、财务与经营分析
-
业绩表现
- 2024 年 H1:营收 7.82 亿元,同比下降 4.12%;归母净利润 5869 万元,同比下滑 53.67%,主要受军品交付节奏放缓及原材料成本上升影响;
- 单季度改善:2024 年 Q3 营收 2.41 亿元,同比转正(+0.47%),净利润 1603 万元,降幅收窄至 45.59%;
- 盈利能力:毛利率 37.61%(较 2023 年下降 4.2 个百分点),净利率 7.5%,显示成本压力增大。
-
财务健康度
- 负债率:24.41%,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 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波动较大,2024 年 H1 净流出 313 万元,需关注回款周期;
- 研发投入:2023 年研发费用率约 5.2%,重点投入光纤网络、智能传感器等领域。
-
市场表现
- 股价与估值:2025 年 3 月 14 日收盘价 15.13 元,总市值 47.25 亿元,滚动市盈率 60.4 倍(高于军工电子行业平均 35 倍),估值偏高;
- 资金流向:近 5 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514 万元,但散户资金持续流出,机构持仓占比不足 0.02%,关注度较低。
四、行业与竞争格局
-
行业趋势:
- 国防信息化驱动:军队装备升级推动军用光电线缆及高速网络需求,预计 2025-2027 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超 15%;
- 国产化替代加速:高端线缆及芯片依赖进口局面逐步改善,全信股份等企业受益于自主可控政策;
- 新兴应用拓展:在无人机、卫星通信等领域,光纤传输替代铜缆趋势明显。
-
竞争环境:
- 行业集中度:军工线缆市场由少数央企及头部民企主导,全信股份市占率约 8%,位列第一梯队;
- 主要对手:包括中航光电(连接器龙头)、航天电器(高端继电器)等,在系统集成领域面临航天宏图等企业竞争;
- 国际对标:与泰科电子(TE Connectivity)等国际巨头相比,在规模化生产和成本控制上存在差距。
五、风险提示
- 订单波动风险:军品订单受国防预算及采购节奏影响大,2024 年需求延迟导致业绩下滑;
- 技术迭代压力:5G、AI 等技术对高速传输提出更高要求,需持续投入研发;
- 市场竞争加剧:民参军企业增多,可能挤压利润率;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占比超 60%,依赖少数军工集团。
六、未来展望
-
增长动力:
- 新领域突破:布局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民用市场,2023 年全信轨道中标中交天和特种电缆项目;
- 产品升级:FC 网络解决方案、ARINC818 数字视频系统等新产品或成增长点;
- 海外市场:通过子公司拓展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军工合作。
-
挑战:
- 军品定价机制改革可能压缩利润空间;
- 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成本控制。
七、总结与建议
核心逻辑:
- 稀缺性:少数同时具备线缆制造与系统集成能力的军工电子企业,受益于国防信息化浪潮;
- 技术壁垒:光纤高速网络技术国内领先,客户粘性强。
投资建议:
- 短期:关注 2025 年军品订单恢复情况及 Q4 业绩改善;
- 长期:国防现代化趋势明确,但需等待估值回调至合理区间(目标市盈率 40 倍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