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00981(港股)/688981(A 股)/SMICY(美股 ADR)对应的公司是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其业务覆盖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关键环节。以下是关键信息梳理:
一、公司概况
- 成立时间:2000 年
- 总部地点:中国上海
- 核心业务:提供 0.35 微米至 7 纳米(FinFET)等多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服务,覆盖逻辑芯片、混合信号 / 射频芯片、高压模拟芯片等,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通信等领域。
- 行业地位:全球第四大晶圆代工厂(2024 年市占率约 5%),仅次于台积电、三星、格芯,国内市占率超 60%;拥有全球布局的制造基地(上海、北京、深圳、天津等)及研发中心。
二、核心竞争力
-
技术突破与产能布局
- 已量产14 纳米 FinFET 工艺,并推进 7 纳米及以下技术研发;2024 年通过 12 纳米工艺客户验证,第二代 FinFET 技术研发进展顺利。
- 扩产计划加速:深圳、临港、北京、西青四大 12 英寸产线稳步推进,2024 年月产能突破 100 万片,2025 年目标月产能达 150 万片。
-
客户与市场覆盖
- 客户包括高通、博通、华为海思、联发科等国际设计公司,以及国内头部企业如长江存储、地平线等。
- 2024 年国内营收占比提升至 86.4%,海外市场(美国、欧洲、亚洲)占比 13.6%。
-
研发投入与专利积累
- 2024 年研发投入占比超 20%,累计拥有 7710 件有效发明专利(科创板第一)。
- 与 IBM、ASML 等国际企业合作,突破高端制程技术瓶颈。
三、财务与经营表现
- 营收增长:2024 年全年营收 577.96 亿元,同比增长 27.7%;Q4 单季营收 159.17 亿元,同比增 31%,创历史新高。
- 利润波动:受行业周期及成本压力影响,归母净利润 36.99 亿元,同比下降 23.3%,但 Q3 净利润同比增长 56.4%,显示产能释放与产品结构优化。
- 毛利率:2024 年整体毛利率 18.2%(Q4 毛利率 16.4%),低于 2023 年的 21.3%,主要因先进制程投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
四、行业地位与动态
- 全球排名:2024 年 Q1 营收首次超越联电和格芯,晋升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市占率 5.3%(台积电 53%、三星 18%)。
- 政策支持:受益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大基金)注资,2021 年与国家大基金 II 成立临港合资公司,加码先进制程研发。
- 地缘政治影响: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10 纳米以下技术研发及设备采购存在限制,但国内供应链替代加速。
五、风险提示
- 技术瓶颈:7 纳米以下制程研发进度受限于光刻机(EUV)等设备禁运,与国际领先水平(台积电 3 纳米)仍有差距。
- 国际竞争:全球晶圆代工行业产能过剩压力下,价格战可能压缩利润空间。
- 地缘风险: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影响海外客户订单及技术合作。
六、总结
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半导体制造的 “国家队”,承载国产替代使命,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成效显著。2024 年营收增速亮眼,但利润受行业周期拖累。长期看点在于先进制程突破、国内产业链协同及新能源 / AI 芯片需求增长。需关注技术研发进度、政策支持力度及国际环境变化。当前 A 股与 H 股估值分化显著(A 股溢价超 200%),投资者需结合流动性及市场情绪综合判断。
[…] 中芯国际:国内芯片制造龙头,潜在合作方,承担海思部分先进制程芯片代工。 […]
[…] 在半导体领域,如中芯国际(688981.SH),美国加征关税及以往的技术封锁等措施,使得国内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的需求愈发迫切。中芯国际作为国内半导体制造的龙头企业,将迎来更多国产替代的机遇。国内众多依赖进口芯片的企业,出于成本和供应链安全考虑,会加大与中芯国际的合作,推动其业务量增长。从数据来看,近年来中芯国际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技术不断突破,先进制程工艺逐步推进,市场份额也在稳步提升。在高端装备制造方面,以北方华创(002371.SZ)为代表,其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的领军企业,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以及进口设备受限,北方华创的产品需求不断上升。在半导体设备的刻蚀机、PVD、CVD 等关键领域,北方华创都有布局,且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有效替代进口设备,受益于进口替代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