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歌尔股份作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在声学、光学、微电子及智能硬件制造等方面拥有深厚底蕴与领先技术。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行业环境,歌尔股份积极推进战略转型与技术创新,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发展潜力。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逐渐回暖,以及 AI、XR 等新兴技术驱动行业变革的背景下,深入剖析歌尔股份的投资价值,对投资者把握市场机遇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将从公司概况、行业环境、财务表现、竞争优势、风险因素及投资建议等多维度展开分析,为投资者提供全面且深入的决策参考。

二、公司概况

2.1 发展历程

歌尔股份于 2001 年正式成立,并在 2008 年成功登陆深交所上市。公司早期凭借在声学组件领域的技术优势,如微型麦克风、扬声器等产品,精准切入苹果供应链体系,逐步成长为 AirPods 等产品的核心代工厂商,在声学领域崭露头角。随着行业发展与技术迭代,歌尔股份积极践行 “零件 + 整机” 的战略转型路径。一方面,持续深耕精密零组件业务,在 MEMS 传感器、VR/MR 光学器件及模组等领域不断拓展,提升技术实力与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智能声学整机与智能硬件业务,产品涵盖 TWS 智能无线耳机、VR/AR 设备、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多个品类。通过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市场拓展与战略布局,歌尔股份已从单一的声学组件供应商,发展成为具备从零部件研发制造到整机设计组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2.2 股权结构

截至 2024 年年末,姜滨为歌尔股份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直接持有公司 21.64% 的股份 ,通过潍坊歌尔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部分股份,对公司经营决策具有较强掌控力。这种稳定的股权结构为公司长期战略规划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了坚实保障,有利于公司聚焦核心业务发展,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同时,公司前十大股东中不乏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机构投资者,股权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有助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增强市场对公司的信心。

2.3 业务布局

  1. 精密零组件业务:该业务聚焦于声学、光学、微电子等关键领域,是公司发展的根基所在。在声学零组件方面,公司的 MEMS 声学传感器全球市占率达 15% ,广泛应用于手机、智能音箱、可穿戴设备等产品,凭借高灵敏度、低功耗等特性,满足了不同终端设备对高品质声音采集与处理的需求。在光学领域,控股子公司歌尔光学在 VR、AR 光学技术方面具备全球领先的研发与制造能力,掌握从光学透镜、光机、光波导等核心光学零组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技术。例如,2025 年 2 月推出的采用表面浮雕刻蚀光栅工艺的 AR 全彩光波导显示模组,重量仅 1.6 克,厚度 0.7 毫米,体积小于 1 立方厘米 ,有效解决了 AR 眼镜轻量化与高显示性能之间的矛盾,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微电子方向,公司在系统级封装(SiP)技术上布局前瞻,其控股子公司歌尔微率先推出首款轻量级安卓系统 TWS SiP 以及首款 AI 赋能 AR 智能眼镜模组 ,且是国内首个具备 SiP 技术能力并实现安卓耳机领域 SiP 规模化出货的厂商,为端侧 AI 设备的小型化、高性能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2. 智能声学整机业务:以声学、语音交互、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依托,主要产品包括 TWS 智能无线耳机、智能音箱等。在 TWS 耳机市场,歌尔股份占据全球份额超 30% ,客户覆盖苹果、华为、小米等众多全球知名品牌。公司依托 20 余年的声学研发与制造经验,不断推出创新技术。如 2023 年推出行业首个 XR 一站式音频解决方案,2024 年专为 AI 眼镜设计了融合 VPU 传感器和 DNN 算法的降噪技术 ,通过独创的 DPS 扬声器技术和 Rhythm 大音平台系列扬声器,有效解决了传统微型扬声器在低频响应和声压级方面的局限,显著提升了 AR/VR 设备和 AI 眼镜的音质,为用户带来更为沉浸、优质的声学体验。
  3. 智能硬件业务:业务范畴涵盖娱乐、健康、家居安防等多个领域,主要产品有 VR/MR、智能可穿戴、智能家用电子游戏机等。在 VR/AR 领域,全球 70% 的中高端 VR 头显由歌尔代工,是 Meta Quest 系列、苹果 Vision Pro 等产品的核心供应商 。公司在 VR 技术方面优势显著,作为全球首家实现 Pancake 显示模组量产的厂商,在 CES2025 上推出单目 4K Micro OLED 显示屏 + 3P Pancake 光学方案的 PC VR 参考设计,通过优化设计和材料,将整机重量降至约 145 克 ,有效减轻了用户长时间佩戴的负担。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公司与华为、小米等合作开发 AI 眼镜,集成环境感知、实时翻译等功能,紧跟市场智能化发展趋势,不断拓展产品应用场景。此外,公司积极布局汽车电子领域,车载 AR – HUD、激光雷达模组已进入比亚迪供应链 ,有望在快速增长的汽车电子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边界与增长空间。

三、行业分析

3.1 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现状

近年来,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一方面,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增长速度放缓。根据 IDC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12.5 亿部,同比仅增长 1.1% ,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厂商通过产品创新、价格策略等手段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以 AI、XR、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新兴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发展迅速,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新引擎。例如,随着 AI 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深入应用,AI 耳机、AI 眼镜等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攀升。行业机构 Wellsenn 预测,到 2030 年,全球 AI 眼镜销量有望超过 9000 万副,市场规模将达 5000 亿元;而 AI 耳机、AI 手表等其他 AI 穿戴设备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 7000 亿元 。在 XR 领域,2024 年全球 VR/AR 出货量同比增长 7.5% ,随着内容生态的不断完善、硬件性能的持续提升,未来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3.2 行业趋势

  1. AI 驱动的智能化变革:AI 技术正深刻改变着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格局。在产品功能方面,AI 赋能消费电子产品,使其具备更强大的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极大提升了用户交互体验。例如,智能耳机借助 AI 技术,能够实现精准的语音指令识别、实时翻译、健康监测等功能;AI PC 通过 AI 算法优化系统性能,提升办公效率。在产品设计与制造环节,AI 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控、质量检测等方面,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行业普遍认为,未来 AI 将从云端走向端侧,算力和传感器将进一步微缩至各类消费电子产品中,实现更高效、便捷的智能交互,推动消费电子行业进入全新的智能化发展阶段。
  2. XR 技术的融合与普及:XR(包括 VR、AR、MR)技术的融合发展成为行业重要趋势。随着显示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技术的不断进步,XR 设备的显示效果、交互体验、便携性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苹果 Vision Pro 的发布,引爆全球消费市场,为 XR 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各大厂商纷纷加速布局,Meta 与雷鸟创新等厂商不断推出新的 XR 产品,推动行业快速发展。预计到 2028 年,全球 XR 市场出货量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43.9% ,XR 技术将逐渐从娱乐领域向教育、医疗、工业等更多领域渗透,实现更广泛的应用与普及,构建起虚实融合的未来世界。
  3.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消费电子行业对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从产品设计阶段开始,采用可回收材料、优化产品结构以减少材料使用量;在生产过程中,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降低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加强回收利用与再制造。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产品的认可度与购买意愿逐渐提升,促使企业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还能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满足市场需求,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3 歌尔股份行业地位

歌尔股份在全球消费电子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声学领域,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大规模生产制造能力,是全球最大的 MEMS 声学传感器供应商之一,在 TWS 耳机代工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 30% ,在声学技术创新与产品制造方面引领行业发展潮流。在 VR/AR 领域,作为全球 70% 中高端 VR 头显的代工龙头 ,与苹果、Meta 等行业巨头紧密合作,深度参与产品研发与制造过程,掌握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的关键技术,在 Pancake 光学模组、Micro – OLED 显示技术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对推动全球 VR/AR 产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在新兴的 AI 硬件领域,公司积极布局,与华为、小米等合作开发 AI 眼镜,在 SiP 技术、AI 声学算法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已在北美消费级市场 PEGASUS 代工项目中独占鳌头 ,成为 AI 硬件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广泛的客户资源,歌尔股份在全球消费电子行业中树立了卓越的品牌形象,在行业标准制定、技术创新引领、市场份额拓展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之一。

四、财务分析

4.1 营收与利润分析

  1. 近期业绩表现:从近五年财务数据来看,歌尔股份营收与利润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态势。2020 – 2021 年,受益于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 TWS 耳机、VR 设备等产品需求爆发,公司营业收入从 577.43 亿元大幅增长至 782.21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6.7% ;净利润从 28.48 亿元增长至 42.75 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 22.9% 。然而,2022 – 2023 年,受全球经济环境不稳定、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公司营收虽维持在较高水平(2022 年为 1048.94 亿元,2023 年为 985.74 亿元),但净利润出现下滑,2022 年净利润为 17.49 亿元,同比下降 59.08%;2023 年净利润进一步降至 10.88 亿元 ,同比下降 37.80% 。进入 2024 年,随着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逐渐回暖,以及公司战略调整与业务优化成效显现,业绩实现显著回升。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09.54 亿元,同比增长 2.4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6.65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44.93% ,展现出强大的业绩修复能力。
  2. 季度营收利润变化:分季度来看,2024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3.12 亿元,同比下降 19.94%,净利润 3.80 亿元,同比增长 257.47% 。一季度营收下降主要受消费电子行业季节性因素以及部分业务调整影响,但净利润大幅增长得益于公司成本控制措施成效显著,以及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0.70 亿元,同比增长 0.1%,净利润 8.46 亿元,同比增长 167.89% ,环比增长 122.77% 。二季度营收实现正增长,主要是智能声学整机、智能硬件业务中的部分重点产品项目出货量增加,稼动率提升;净利润大幅增长除出货量增加外,还得益于业务营收结构改善,精密零组件等高毛利业务营收占比上升。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2.64 亿元,同比增长 1.70%,净利润 11.20 亿元,同比增长 138.16%,环比增长 32.48% 。三季度业绩持续向好,受益于 Meta Quest 3S 等新品发售带动 VR/AR 产品出货量增长,以及苹果新一代 AirPods 发布拉动智能声学整机业务增长 。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13.08 亿元,净利润 3.19 亿元,全年业绩实现大幅增长,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2 盈利能力分析

  1. 毛利率变化:公司毛利率近年来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2023 年综合毛利率为 11.7%,同比下降 3.3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智能硬件业务占比提升,而该业务部分产品毛利率相对较低,且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压力增大。进入 2024 年,随着公司业务结构优化,高毛利的精密零组件业务营收占比提升,以及成本控制措施有效实施,毛利率逐步回升。2024 年上半年毛利率为 11.51%,同比上升 4.22 个百分点;全年毛利率为 12.1% ,较 2023 年有明显改善。其中,精密零组件业务毛利率表现突出,2024 年达到 22.46% ,体现了该业务较强的盈利能力与技术附加值。
  2. 净利率与 ROE:2023 年净利率仅为 1.1%,ROE 为 2.84% ,处于较低水平,反映出行业下行周期对公司盈利能力的严重影响。2024 年,随着净利润大幅增长,净利率提升至 3.4% ,ROE 回升至 10.5% 。净利率与 ROE 的显著提升,表明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恢复,资产运营效率提高,在行业竞争中的地位逐步稳固,公司通过战略调整与业务优化,成功提升了自身盈利水平与股东回报能力。

4.3 偿债能力分析

  1. 资产负债率:从资产负债率指标来看,2023 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57% ,2024 年上半年降至 56% ,全年维持在 56.5% 左右 ,处于行业合理区间。这表明公司债务负担相对适中,长期偿债能力有一定保障。公司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能够合理安排债务融资规模,保持财务结构稳定,有效平衡债务风险与业务发展需求。
  2. 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2024 年上半年,公司流动比率为 1.17 ,速动比率为 0.86 ,全年流动比率为 1.15,速动比率为 0.83 。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虽处于相对合理范围,但数值相对不高,反映出公司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覆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公司需持续关注短期偿债能力,优化流动资产结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与存货周转,确保资金链稳定,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短期资金需求与债务偿还压力。

4.4 营运能力分析

  1. 应收账款周转率:2023 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为 5.8 次,2024 年提升至 6.3 次 。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提高,表明公司在销售信用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加快,资金回笼效率提升,有助于降低资金占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公司资金流动性,增强公司短期偿债能力与经营稳定性。
  2. 存货周转率:2023 年存货周转率为 3.2 次,2024 年为 3.5 次 。存货周转率的提升,得益于公司加强了供应链管理与市场销售预测,优化了生产计划与库存管理策略,有效减少了存货积压情况,使存货能够更快地转化为销售成本,提高了存货运营效率,降低了存货跌价风险,对公司整体营运能力提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五、竞争优势

5.1 技术研发优势

  1. 研发投入与成果:歌尔股份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持续保持高额研发投入。2024 年研发投入达 68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 6.7% ,近五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达 12.5% 。在声学领域,经过 20 余年的深耕细作,公司在声学材料、声学结构设计、声学算法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核心技术。例如,公司研发的 DPS 扬声器技术和 Rhythm 大音平台系列扬声器,有效解决了传统微型扬声器在低频响应和声压级方面的局限,显著提升了音频设备音质。在光学领域,控股子公司歌尔光学在 VR、AR 光学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掌握从光学透镜、光机、光波导等核心光学零组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技术。2025 年推出的 AR 全彩光波导显示模组,在轻量化与高显示性能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微电子领域,公司在系统级封装(SiP)技术上布局前瞻,歌尔微率先推出首款轻量级安卓系统 TWS SiP 以及首款 AI 赋能 AR 智能眼镜模组 ,并实现安卓耳机领域 SiP 规模化出货,为端侧 AI 设备的小型化、高性能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2. 技术创新平台与人才团队:公司构建了完善的技术创新平台,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多个研发中心,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汇聚全球顶尖技术人才。目前,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超过 1.2 万人,占员工总数的 18% ,拥有博士、硕士等高端人才数百名,形成了一支涵盖声学、光学、微电子、材料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高素质研发团队。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和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