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赵策:坚持适度超前原则,持续提升5G覆盖深度和广度

 

在6月6日举行的“5G发牌3周年暨5G高质量发展线上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赵策表示,现在正是5G规模化应用发展的关键时期,希望各方携手推动5G更好地赋能实体、造福社会、服务人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赵策介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5G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作出重要指示。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5G发展。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拉开了5G商用的帷幕,5G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三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5G创新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一是网络规模持续扩大。目前,我国已经累计建成5G基站近160万个,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县城城区和87%的乡镇镇区,建设5G行业虚拟专网5325个,5G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超4.13亿户。二是终端市场稳步发展。截至4月底,我国共有814款5G终端获得进网许可,其中手机终端569款。2022年1-4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合计6846.9万部,上市新机型达78款。三是融合应用取得成效。自去年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来,全国多地相继出台了5G应用相关政策,大力推动5G规模化应用。5G正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形成多个具备商业价值的典型应用场景,已覆盖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40个,5G应用案例累计超过2万个。今年4月,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正式启动,重点聚焦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个人应用创新发展、社会数字化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方向,进一步促进5G应用蓬勃发展。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5G建设应用发展,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为此,赵策对推动5G发展提三点建议。

一是量质齐升,进一步夯实5G网络基础设施。5G网络是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坚持适度超前原则,积极稳妥推进5G网络建设,持续提升网络覆盖的深度和广度。支持各地结合区域需求,建设5G行业虚拟专网,探索建网新模式,形成区域先导效应。深化网络共建共享,进一步降低建设投资与维护成本,打造高效、绿色的5G网络。

二是以点带面,加快推动5G规模化应用。积极拓展5G个人应用,持续深化5G与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创新,充分挖掘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潜力。加速5G与工业、能源、交通、教育等垂直行业融合应用,树立一批高水平先导应用标杆,以试点示范扩展到规模推广,让突破性进展和成熟应用加速复制推广到千行百业。

三是共生共长,积极培育5G健康产业生态。持续拓展5G连接能力,扩展应用边界。以生态合作为依托,凝聚运营、设备制造、终端、互联网等企业力量,打好“团体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进一步提升网络、平台、安全等基础能力,协同推进5G应用规模化发展。

赵策表示,“百舸争流搏劲浪,5G扬帆正当时”,现在正是5G规模化应用发展的关键时期,感谢人民邮电报社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携手推动5G更好地赋能实体、造福社会、服务人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商匡云商
Logo
注册新帐户
对比商品
  • 合计 (0)
对比
0
购物车